廣告

難道這就是他們說的末日?

電影

這是一部微微科幻色彩的劇情片,描述一對年輕戀人前往冰島旅行,是他們期待已久,存錢也存很久的夢幻之旅。冰川、火山、造型建築,一景一物都比他們想像中的更美麗。可是,他們第二天醒來突然發現旅館沒人,街上沒人,機場沒人,其他人全部都消失了。他們沒有辦法離開冰島,也無法對外聯繫,彷彿全世界只剩下他們倆。

‘Bokeh’ (2017) Maika Monroe, Matt O’Leary 主演,Geoffrey Orthwein, Andrew Sullivan 共同執導,全片冰島實地拍攝,取景美但淒美,對白充滿哲學氣息,因為片子在講末日啟示。天沒崩地也沒裂,只是一覺醒來其他人全消失,「印象中的世界末日」好像不是這樣?但如果這就是所謂的末日,片子想告訴我們主角會怎麼做,也讓我們想一想,換作是我們自己遇到那樣的末日,我們會怎麼做。

特別介紹: ‘Bokeh’ 這部片帶到許多冰島世界著名的景點,例如 Reynisdrangar,冰島南部的濱海城市,海岸線旁壯麗羅列火成岩,實為奇景之一。
片名是攝影術語,假設我們看一張照片,人物是清晰的,背景是模糊的,模糊的背景範圍叫作 bokeh,焦點之外的任何範圍呈現模糊就是 bokeh。至於拍照不小心晃到導致整張照片糊掉,不太一樣,那是手震。

Bokeh/散焦/焦外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Bokeh’ 很悶騷,說的東西有意思,偏偏說得迂迴,例如前面提到攝影術語用來做片名,暗示不清晰的範圍內可能存在哪些東西是我們一直看不清楚的,就算想把它們看清楚也很難,畢竟它們本身失焦,但失焦不代表沒東西,你有感覺到那種迂迴了嗎?

這裡意識形態明顯較多也較強,我偶爾會欣賞意識形態強過劇情的片子,‘Bokeh’就是這一類的片子,那是不是小眾、非主流電影?我不敢說,但我可以打個比方。

我們只是我們自己

看電影如同去餐廳吃東西,花錢然後人家把東西煮好給我們吃,也有一些餐廳例如自助燒烤店,端上桌的食材是生的,必須由我們自己烹調。關鍵點就在這裡,阿甲覺得自己煮麻煩所以才會去外面吃,怎麼在外面花了錢還是得自己動手,覺得這樣不對。然而,阿丙喜歡自助,自己的燒烤自己烤,有氣氛也是樂趣,覺得這樣很好。

‘Bokeh’ 這類意識形態強過劇情的片子,假設把阿甲的飲食習慣放在看電影,他受不了,居然故事說得坑坑疤疤還要自行填空?阿甲並不是不願意思考的觀眾,他覺得「電影本身都沒說完整,叫人怎麼啟發?」而阿丙沒事,他覺得有些東西不用說得太老實,他自己會想,這裡也不代表阿丙就是很會思考的觀眾,他只是不太在意所謂的完整。

以上是我多年來的觀察心得,你讀了覺得自己像阿甲還是阿丙?我再多跟你說一些,其實甲乙丙丁很難說,有時候像阿甲,有時候像阿丙,我們就只是我們自己。

想的東西不一樣

‘Bokeh’ 裡的男女主角是一對戀人,他們發現其他人都消失了,彷彿陷入某種謎之漩渦,也彷彿世界末日。男生的反應比較粗曠,去超市狂搬貨,去偷開人家的高檔RV,其實也無所謂偷不偷了。女生的反應比較細緻,她嘗試聯繫家人,同時也尋找其他生存者,她也比較在意節約資源,想像末日嘛!水電會被用盡,東西也會被吃光。

兩人對於末日的反應有內涵,而且必須把兩人的反應放在一起觀察才有意思。

末日是末日,也可以假想為任何突如其來的變化,男生有什麼反應,女生又有什麼反應,其實性別不太重要。某些人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接受事實,哪怕他根本不曾求證都沒關係,他相信既然末日那就末日,其他就不要管那麼多了,有點任性的孩子氣,可是他的適應與變通,說不定是一種生存能力?相對的,某些人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可能接受事實,這段時間他會去求證到底是真是假,好端端的怎麼突然就末日了咧?他還想逃離末日,甚至回到平安無事的過去,在在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這個人遇到問題就很積極想要解決問題」。

這倆人放在一起,就像電影裡的情節,女生覺得男生太散漫,男的覺得女的急也沒用,但是他們終究接受末日,接受某種突然的改變,只不過各自的過程不一樣。這一種生命交織,不需要末日,我們的日常不就如此?

冰凍解凍循環再造

‘Bokeh’ 接近尾聲有一段戲,男生帶女生去看小溪水,景色幽靜,他告訴女生那溪水的源頭就是前幾天女生帶他去看的冰川,有一部分融化的、流動的冰川水,蜿蜒匯流到此地。冰島之所以這麼美,就像生命冰凍解凍循環再造,無所謂昨日種種,明日幾何,而在當下願意去嘗試。他還沒說完,女生以一個吻讓他不用再繼續說下去。

那段戲很打動我,我是男人,坦白說男人大部分時間都是笨的,做很多笨事,說很多蠢話,但是,某些時候男人會說出一些很有意義的話,就像片子裡男主角的那段話,表達他所相信的「嘗試適應」,也許行為看起來散漫,也許性格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但他仍然想對他在乎的人表達信念。適應和隨波逐流,外表看來兩者極為相似,願意一次又一次的告訴對方自己是哪一種,不只自己的信念要夠堅定,也必須要有愛才做得到,所以那段話很打動我,如果我是那女生,反正都末日了,說不定我會嫁給他吧?

‘Bokeh’ 結局

故事的結局有藝術感,但也有點隱晦。我在那裡看見的東西叫作打擊。女生害怕末日,她承受的心理壓力非常大,雖然上一段提到男生說的話讓她很感動,但決定在她,偏偏她就是過不了自己那一關。有時候這種東西類似感冒,任何特效藥只能緩解,想要痊癒還是必須靠自己。男生的情況比較複雜,有句老話這麼說,還活著的那一個,承受的東西比較複雜。男生說了意志堅定的想法,面對世事無常,嘗試勇敢的去適應那些無常。那種堅定就像遊覽車的強化玻璃,不容易被打破,可是那種堅定有所謂的「擊破點」,如果在乎的人消失了,如同一種打擊重重的打在擊破點上,強化玻璃會破裂,意志堅定的男生也會因此開始茫然。電影想說的細微東西本來在生活中就比較不明顯,也難為這片說得那麼隱晦。(2017-06-04)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