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這是一部以婚姻、家庭、人生作為題材的電視劇,在美國緬因州濱海小鎮,有一位國中老師,她先生是鎮上藥劑師,兩人育有一子,居民彼此略有耳聞,加上兩人的職業經常與居民來往,本地人都知道 Kitteridge 家。國中老師的生活態度嚴謹近乎嚴苛,故事描述在她工作晚期和退休後大約 25 年的歲月,她是學生眼中嚴格的老師,她是先生與兒子心中太有想法的女性。在情感世界裡,她如何處理婚姻中的其他邂逅,以及她整個退休後的生活,每個成年人都會遇到的老病死是否讓她感到困惑?個性會不會讓她自己活得憂鬱?都在電視劇裡有細膩的描繪,是一部情感傳達得非常真切的優質電視劇。

‘Olive Kitteridge’ 是故事女主角的名字,也是一個以女性人物當作主角的故事。電視劇改編自一本重量級的同名小說,小說在 2009 年獲得普立茲獎肯定,沒多久時間,電視編劇取其四個章回開始拍攝,成為 HBO 原創迷你影集,一共四集完結,每集約 60 分鐘,由表演經驗豐富的 Frances McDormand, Richard Jenkins 主演。這套迷你劇來自優秀的作品,並且成功改編,後來橫掃 2015 年的艾美獎(美國電視圈一年一度的競賽獎),這麼多的光環榮耀,我觀賞之後感到實至名歸,因為故事涵蓋的情節都是日常生活的滴滴點點,而且時間跨度 25 年,「人生是一趟旅途」的概念特別傳神,甚至跨越東西方不同文化的讀者與觀眾,依然可以明白女主角的際遇,體會她的心情。

‘Olive Kitteridge’ 是以女性人物當作主角的故事,嚴苛並且帶有憂鬱氣息的個性,以她的名字當作書名、劇名,是最合適的名字,接下來我會用「奧莉」代表這套劇,其實在故事裡的老公都這麼稱呼她…。原著原名有其不可動搖的地位,命名一定有原著作者的心意,這份堅持還請讀者們多包涵。

它是一本每個章回都有名稱的小說,取出四個章回改編成迷你劇,保持相同的名稱,換句話說,它不是一、二、三,每個章回都有名稱,名稱非常有意思,就從這四個章回標題依序描述觀後感。

Pharmacy(藥局)

女主角的先生叫亨利,他是小鎮上藥局的藥劑師,這個章回有一段戲很有意思,亨利都會穿著白大褂工作,居民上藥房多少有些不舒服的地方尋求醫療服務,他就是那種老好人,說話溫溫的,臉上帶著微笑,提供的服務也周到,某種程度上給予居民親切、信賴的感覺,也是小鎮上的人情味,這是人世間很常見的情況,到底是他適合這份職業,還是這份職業造就他,不由分說。

亨利是很能聊天的男人,畢竟藥劑師的關係,他總是可以跟人噓寒問暖招呼兩句,尤其對女性,無論什麼年紀的女性,當然年輕一點的他更高興,聊兩句可以展現他的風趣,他也蠻樂在其中,但是他知道分寸,也就是聊聊而已。他的藥局有一位女工讀生,半工半讀,年輕純真,說話反應都很單純的女孩子,很聽亨利的話,工作相處一段時間,也就特別照顧她。

這些情節看起來尋常,但透過亨利,情節側寫絕大多數的男人的社交情況,年輕的外型是一回事,遇到有人願意聽他說話,情境特別融洽,聽他說笑也好,說教也好,反正睜著大眼睛,看起來專注聆聽就夠了,亨利就像是男人的代表,他會覺得這一位女孩子比較好講話,尤其比起家中的那位女士,感覺好太多了,只不過,婚姻關係嘛,要不要因此引發戰爭,還是很講究男人的智慧與經驗,每次都對老婆說「人家看起來很需要幫助」、「我只是想要友善一點」、「純粹工作上的關係而已」,說久了恐怕自己也知道會怎樣,例如女主角看Henry這樣,一方面說話開始帶有飛醋,另一方面得了吧,心裡想的都寫在臉上還扯什麼鬼。情節看似普通,但是包含了對於婚姻生活的觀察,重點總是在小細節裡,進一步說,往後的日子如果出了大事,當年的女工讀生就會被拿出來講,相處就是這樣,奧莉把這些東西描寫得很細膩。

Incoming Tide(來潮)

這章回有提到女主角過去教過一個學生,學生只有媽媽,而且是情緒不穩定的媽媽,做出無法挽回的選擇,學生的童年因此不是那麼健康快樂,雖然書念得很好,但是影響到他成年後的心智發展,他有慘綠童年的陰影,甚至厭世。不過,當他長大回到小鎮上的時候,女主角巧遇他,兩人意外的救起一位差點淹死的居民,某種程度上變成守護天使,救命恩人,原本厭世的念頭,看著居民感激救命之恩,念頭似乎有所動搖。

這段戲很動人,女主角是老師,她和學生有相當年紀的差距,但是童年際遇和個性有些雷同,我分享一個抽象的經驗,當我們面對一群人說話的時候,也不一定要是師生,總之有一段彼此年紀差距,然後說一些需要閱歷才能明白的話語,而不是以聰明才智理解的內容,如果站在台上,多多少少會發現有那麼一兩個人看起來聽得懂,沒辦法求證,那只是一種感覺上他們聽懂了;如果坐在台下,也會遇到自己聽不懂,可是覺得好像很重要的內容,產生並沒有明白但是深刻的印象,換句話說,未來某一天,腦海裡會浮現「對,當年那個誰好像講過,原來如此。」我覺得女主角和那位學生就是這樣的例子,而且他們都算是被大家認為「不容易相處」的人,就像是被環境歸成了一類。前人說過,我不想分門人,人也會來別類我,被貼了標籤而且厭世的人居然救了別人,這個對我來說已經意涵已經昭然若揭──請活著,縱然整個世界讓我們感到厭煩,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但請嘗試活著,活著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往生的話就什麼都沒了。聽起來很正向,如果戲只有這樣,我不會覺得特別動人,所以它還有更多,就已經很煩了怎麼可能說好好活著就好好活著,人的感覺又不是電燈開關,讓人轉念,還記得電影’Inception’的高科技嗎?多麼浩大的工程才有辦法讓人轉念啊!回到本劇,劇中人是活了下來,黑白的心情並不是一眨眼看世界就變成彩色,依然不輕鬆,這是劇動人的地方,它像是知道不容易,但還是勸世好好活著,再怎麼莫名其妙的環境,總會有東西值得我們活下去。

A Different Road(殊途)

奧莉的這個章回是我覺得最強烈、傳達某中重中之重的東西,‘a different road’ 比較延伸的意識形態,我會說那叫作「我還以為…」。

女主角的兒子結婚之後,前往加州展開新生活,他的婚姻關係並不順利,因此他接受婚姻輔導,他覺得幫助很大,並且得知自己的童年影響了後來的生活態度,於是抽空回到緬因州的老家,與女主角談起這些近況,可是,談話內容提到童年,女主角認為自己給予孩子一個正常快樂的成長歲月,但是她兒子徹底不以為然,並且情緒失控對著女主角咆哮,「妳就承認自己是糟透了的母親嘛!妳一次都不承認!」

我看這段戲引起的感觸特別深,同樣一件事,我們和對方想的不一樣,這個過日子是極其司空見慣,如果依然感到不習慣,恐怕也只能去習慣它,沒有別的了。但是,加入一些特殊的條件,同樣一件事,我們和對方想的徹底相反,而且長時間以來,對方讓我們覺得想法相同,於是當我們遇見「攤牌」的那一刻,才知道對方原來徹底反感,還強烈感到怨恨,尤其事情經歷的時間越長,怨氣累積越深沉,若對方是我們在乎的人,那已經不只是咆哮令人難受,更是令人錯愕的居然如此,換句話說,我們很可能因此崩潰,而崩潰的原因就是晴天霹靂打碎內心所有的「我還以為…」。

用東方的思想看這段戲,它就是造化弄人。給予孩子們一個正常快樂的童年,就算不曾養兒育女的人也明白這一份心,何況已經為人父母更願意嘗試實現它,我們在不同的時空是父母也是兒女,自己覺得做到了,還得看對方是不是也這麼覺得,這就是造化,任何人都不應該在造化裡被說沒心沒肝不盡力,無論父母兒女,果真遇到「我還以為…」,例如我還以為你一直很快樂,我還以為你長大之後會明白;我還以為再大一點你就不會那麼兇我,我還以為總會有一次你願意誇獎我,的確是寫實的情節,而且,引入造化的概念,造化最令人無奈的地方就是它不能重來,童年慘綠了不能重來,愛情枯萎了不能重來,它是這個世界對成年人專屬訂製的體驗,彌補遺憾之前,還得先學會承受什麼叫作造化弄人,退一步說,有時候會生氣,不見得想要彌補,都有時候。這個情節想要講的東西如同它的預告片穿插的標語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simple life’,它並非鼓吹複雜化我們的人生,我們必須先體會人生一點也不簡單,才有辦法活出簡單的人生。

Security(安全感)

這章回交代了奧莉的結局,比起其他章回,這一章值得談談的情節實在太多,可是都屬於小細節,例如女主角叮囑看護每天都要替花瓶換水,或是兒子拿樓上房客的身分對女主角開玩笑,又或是登機安檢時女主角不願意脫鞋子,還有很多很多,既然我都把這三個寫出來了,索性就把觀感說清楚。

第一個,叮囑看護要把花瓶換水,看護虛應故事,女主角後來斥責護理人員沒心,他們也任由女主角批評。這是典型的生活智慧,有兩個癥結點,如果我們真的在意日常生活的某些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親力親為,並不是我們不信任別人,而是別人側重的點永遠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就像掉到地上的吐司,永遠是塗果醬的那一面朝下,局就是這麼詭異。又如果我們一個人做不來的事情,必須仰賴其他的人參與才能做到,最好的心態就是習慣出入,習慣變化,甚至試著接受事實,某甲真的那麼幹練可以指揮若定,那麼…他應該也能預料事情的變化範圍,不是嗎?

另外,兒子新生活的租屋,樓上有一名看起來怪怪的房客,房客與女主角當年幾乎就要私奔的對象,他們有相同的姓氏,外觀年紀推斷,會不會是私奔對象的兒子?這個過來人可以想像,也就是心中一抹疑慮而已,因為劇情的關係,那段感情是女主角婚姻生活很重要的秘密,在她心中非比尋常,好奇的念頭像是被一條蛇所牽引,兒子被女主角一問,索性捉弄一下,讓女主角以為真有那麼巧,其實根本是開玩笑。坦白說,人有秘密的時候,資訊不對等,很難去追究開玩笑該有的限度,只是那段戲呼應了我在上一段提到的造化,玩笑內容是不是太過份倒是其次,可以看出彼此是不是同路人才是重點,入戲的說,「你是我兒子,你都怨我是個糟透了的媽媽,能指望你明白我的立場,甚至懂我的秘密?」不需要和兒子計較,只不過人非草木,那種玩笑不至於生氣,但難免有些打擊,有些落寞,我覺得情節裡的那份心思描繪得很細緻。

第三個,女主角登機安檢時不願意脫鞋子,她很強硬,打趣的說,那麼強硬應該去走外交通關,不過,紐約甘迺迪機場的安檢也不是裝飾品,人家也強硬的說不配合檢查就別想搭飛機。這一段裡面的 ‘security’ 帶點雙關,女主角因為絲襪破了大洞,要她大庭廣眾脫鞋露出腳趾,太難為情,太不莊重了,明白人見微知著,可以想像女主角的個性,同時也側寫她整個人生,遇到太多事情令她困惑,令她產生不安全感,脫鞋是還蠻有象徵意義的行為,又打趣的說,能順利脫去一個女孩子的鞋子,要退去她的褲子就不是太難了。當然,奧莉不是性喜劇,女主角歷經人生種種,已經徹底受夠了這趟旅途,只是想要抓住一些她可以掌握的安全感,有意思的是她始終還是脫了鞋配合安檢,搭上飛機才能夠真正的回到有安全感的家鄉,你看出來了嗎?取捨,怎麼不安的緊抓,還是得放掉一些才能回家。

寫到這裡,說句客套但也真心,我不認識你,但是謝謝你讀到這裡。‘Olive Kitteridge’ 是一部真切描寫人生的好劇,也許看起來劇的調性有些灰暗、沉重,我還是認為值得觀賞,就看我們怎麼看囉。(2016-07-10)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