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溫馨喜劇,描述一位已經退休的廣告公司創辦人的晚年生活,她做事幹練講究細節,使她成為周遭眼中非常難相處的女人,也讓她飽受生活的寂寞。無意間她發現別人在報紙上的訃聞兼顧虛榮和真情,她立刻找報社編輯幫她撰寫生前訃聞,然而,沒有任何一位受訪親友願意說兩句好話,眼看就要變成抱怨大長篇,編輯這才發現她最後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只是訃聞。

‘the Last Word’ (2016) Shirley MacLaine, Amanda Seyfried 主演,這部獨立電影提到人際關係、母女關係以及人的心願,並且用「什麼樣的生活態度」把那些關係串起來,很有獨立電影精神:不講多,不講少,就把一個想法講到好。它是一部輕鬆、看了會感動的片子。

此外,故事還提到廣播節目,所以片子穿插許多不同年代的好音樂,除了女主角特別喜愛的樂團 the Kinks,雨木也推薦另一首輕快的、同樣出現在片中的歌曲 Diane Coffee – Everyday.

the Last Word/她其實沒那麼壞/玩轉身後字/最後的話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一段意外的友誼從最後開始

‘the Last Word’ 在兩岸三地各有其譯名,她其實沒那麼壞、玩轉身後字、最後的話指的都是同一部片,不過,三個譯名要放在一起看才會貼近這部片想說的東西。這個例子讓我想到很多東西也要放在一起,才能看出意思。

‘the Last Word’ 報社編輯是一個立體的配角,一方面用對比的方式襯托女主角有原則的生活態度,另一方面編輯自己也有她堅持的原則。

編輯收到女主角的「訂單」,客戶還活著就想要先寫好訃聞,職場裡多麼典型的非典型,報社編輯被這樣要求,她認為大限有時,寫訃聞亦有時,時候到了再寫也不遲。可是,她必須無條件立刻撰寫,「不要跟我講那麼多,立刻去做」,又成了職場裡典型中的典型。

但凡職場的二三事,我聽人家說過某種象限,以緊急和重要劃出四個象限,分別是「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緊急開頭的永遠優先處理,如果你恰巧第一次聽到,可別再留戀重要二字。

編輯明白四象限的優先順序,她就像任何上班族一樣處理客戶交辦事宜,後來,她的初稿因為寫作能力不夠好被女主角打退,我看到那一段有微笑,被打槍肯定不幸,然而那是附帶理由的打槍,是不幸中的大幸,可是編輯不覺得有什麼好幸的,她反駁女主角「問題不在寫作能力,問題是妳的人生沒好友,根本寫不出令人追思的訃聞。」

兩回反應都是報社編輯工作上的原則,理性外加一件馬卡龍色系針織罩衫,讓她工作做得既孤單又無助,我忍不住想問她,再怎麼孤單也要守住原則?準確的說,在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則之前,心裡那些不完全是原則的原則值得堅持嗎?

如果報社編輯繼續堅守她的工作原則,‘the Last Word’ 大概演到第 37 分鐘就劇終了,但請別認真查核到底是幾分幾秒發生劇情轉折。其實,這玩笑秀出重點,我年輕的時候和報社編輯的工作態度非常相似,都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後這個非常那個例外,納悶如滔滔江水,孤單無助想離職,差不多就是這些症候群。後來我才明白,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上的原則是無法用在人身上的。當編輯聽出來女主角委託的訃聞工作不只是工作,更是女主角人生的最後心願,這裡的情況大大轉折,如果我願意替一個人完成心願,我所看見的就不只是客戶要求,也就無所謂矛盾造成的孤單無助,編輯願意做她自己幫助女主角撰寫訃聞。就像跨出她以為是原則的原則,挫折也許還會出現,但她不會看作是孤單無助。

這裡當然不是為了鼓吹人文情懷,畢竟誰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客戶。只是有些東西放在一起看,會看出不一樣的意思。

‘the Last Word’ 女主角凡事親力親為,她不熱心,她只是看不慣別人的做法,細節要求特別多,這樣算不算控制慾很強的人?想想真實生活,應該很容易找到相同的例子。但是,「控制慾很強」是一頂帽子,我不急著替她戴上,假設我是女主角,「我不熱心,我只是看不慣別人的做法,我注重細節想要控制一切,這樣下去我一定會很孤單,但我不管。」聽起來怪怪的,是不是漏看了什麼東西?

女主角在廣播節目提到的來看,她不要說「祝你有美好的一天」,美好兩個字太籠統了,她想要「祝你有充實的一天」,顯然她是一個想把祝福祝到位的人,同樣的,她也是一個想把事情做到位的人。當我站在她的立場,我看見她保持那份原則和周遭相處,周遭卻覺得她很難相處,這樣放在一起看就沒有漏看了。

老前輩說,自由是毒品,一點點還可以,多了就不行。當然不是鼓勵吸食毒品,是譬喻自由需要拿捏分寸。在我看來,原則也是一種藥,少許可以解悶,多了就解 high。固然原則在我們自己身上,怎樣算少怎樣算多?乃是由別人決定。

上面提到女主角想把事情做好,周遭覺得她難相處,因此人生路越走越孤單,她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上有了新的心願,對我來說,她回想 80 年的人生路也就是把每一個階段放在一起看,才會想要留下一些珍貴的東西給周圍的人。

生活中如果有機會可以讓你把事情放在一起看,我相信那是很難得的機會,因為我們一直被薰陶該把事情分開來看,說不定早就習慣分開來看才是理性,難道我想告訴你理性不好嗎?換個角度來說好了,我們不太容易錯過把事情分開來看,比較容易錯過把事情放在一起看,當你發現那是有機會,有機會把事情放在一起看,試試那個機會吧!我相信你會有很豐富的精神收穫。(2017-07-22)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