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苦勞也有疲勞的伴侶疑似幸福 – 我夢見美好未來 (vol.270, s7ep19)

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劇情片,描述十九世紀美國紐約州史柯哈里郡,一對夫妻在山林裡過著農家生活,他們的婚姻代表相依為命,契約關係,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生活也就還算過得去。他們的女兒早夭,即便秋去春來,總覺得都是冬季。妻子把這些感受寫在日記裡,期盼沈澱與平靜。另一戶人家初來乍到,也是一對夫妻,丈夫平日殺豬,身兼大男人主義的沙豬,屋子裡充滿抱怨和爭吵,像極了怨偶。每個人的婚姻都有各自的故事,孤單的感覺卻很相似。兩戶人家的妻子一見如故,越來越熟悉,越來越親密。她們的先生開始介入,類似抓緊麻繩把迷路的妻子拖回家,不過有些東西再也回不去了…

‘the World to Come’ (2020),Bleecker Street Media 發行,Katherine Waterston, Vanessa Kirby 主演,Mona Fastvold 導演。電影故事來自美國作家 Ron Hansen, Jim Shepard 的短篇小說,描繪同性之間的感情,大量旁白,唯美文筆,是一部抒情電影。

the World to Come/美好未來/即將來臨的世界/打开心世界/山雨欲來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地圖上標示邊界 想念你沒有終點

照舊先來破題,the World to Come 是一個非常好的名字,有點懂又不會太懂通常就是好名字,卻也是最難翻譯的名字,即便任何東西都能直譯,我們還是想多知道一點吧?對我來說,the world to come 代表一種預感,類似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看得見,摸得到,相當具體的徵兆,可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誰也無法先知道。

‘the World to Come’ 是一部 LGBTQ 題材的電影,描繪同性之間的感情。我把重點畫在最後,故事情節裡比較打動我的是感情。聽起來像自以為是,其實有點科學根據,我們的世界曾經非常重視群體共通,忽略個體差異,後來反過來,非常鼓勵獨特,避免一概而論。這種轉變就像從一種極端走向另一種極端。而我只是平衡一下,畢竟日常要做到每日五蔬果真的很難,也許精神食糧或思考的時候盡量均衡一下;在同志電影裡尋找每個人都有的東西,我看到的是感情。

預防針打完之後,我們開始奔放吧。

‘the World to Come’ 描述兩位女人的故事,Katherine Waterston and Vanessa Kirby 飾演兩位女主角愛碧兒與塔莉,就我所知,Waterston 身高一米八,Kirby 應該也有一米七,兩位都是高挑美女,在這裡講話高來高去,這個字不夠精準,那個詞比較貼切,他們說那叫文學之美,大概是吧,我只是覺得這部片的英文確實很難翻譯,如果你的英文聽力很好,聽這部片一定會感受到更多。

女人的故事裡男人在做什麼,我觀察愛碧兒的老公 (Casey Affleck),每次看他演戲就看見一種反差;有的人講話聲音比較模糊,講的內容並不含糊,如果事情很重要,由他來說反而特別清楚,他在這部電影裡說小時候遇到地震,家和穀倉都垮了,連土地都會動搖,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堅固的?聽他這麼一說,我手邊才裝滿的酒杯又空了…

男人有很多想法在關係裡會被認為是負面的,忽略,冷漠,有距離感,只顧自己,我能想到委婉的詞就這些了。其實男人的想法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準確的說,不知道該怎麼說,隨著時間忘了說,後來也就覺得不用說,形成完美又悲催的循環,要說惡性循環我也不反對。怎麼會這樣呢?電影裡的地震就是答案;我們必須先相信天不會塌地不會裂,開始在一方天地裡做自己相信的事情,也就是無後顧之憂,然後在漫長的雨季裡所有東西變得濕濕黏黏鹹鹹,才明白其實天會塌地也會裂,自己能做的就是收拾碎片,可能收拾不完,可能會被割傷,沒關係,是愛情啊,大概也許可能應該就是這樣懂的。

接下來的感觸非常破碎,我很怕割到手,盡量挑大塊一點的碎片。

愛碧兒和塔莉的感情,我相信愛過的人都知道,又驚又喜,三言兩語說不清。她們的感情有一個小細節也令我又驚又喜,但我希望可以講清楚。先從一個巧合開始說,看這部片之前,我在’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聽到一個說法,喜歡寫東西的人應該是個性內向的人,過沒多久在這部電影又出現一樣的說法,塔莉覺得愛碧兒喜歡寫東西應該是內向的人。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不單純…

我本身天天都在寫東西,從來不覺得自己內向,準確的說,知道自己的個性不外向,但沒想過這樣就叫內向,類似他們說有罪的相反並不是無辜,而是沒有罪,兩者差別很大,對吧?可是連續兩部片都說喜歡寫東西代表個性內向,我很難忽略這種巧合,至少沒辦法等到第三部片也這樣講再和你分享。所以,如果我能把這個感覺梳理好,就能把故事主角愛碧兒看清楚,當然包括她的感情。

愛碧兒寫的是日記,如果那個年代有文具店,我能想像她會選擇有小鎖的日記本,封面沒有 memory or best wishes 或楓葉或巴黎鐵塔之類的,她描述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在自我實現;喜歡做的事情未必能夠變成職業,於是利用零碎時間讓自己好過一點。而我寫的是電影散文,也可以說播客稿子,為了與你分享。的確,愛碧兒和我的寫作目的不一樣。霸特!兩個世界還是存在共通點,需要先整理自己的感受,想過才能講,也知道偶爾奔放一下比較健康,總覺得有點害怕。

我相信你在電影也看到塔莉 (Vanessa Kirby) 講話比較直,畢竟演過瑪格麗特公主的人,沒有辦法當一隻籠中鳥,甚至畫屏鳥。她會問愛碧兒有沒有想她,怎麼看待彼此。愛碧兒的回答真是急死人不償命,「我無法用言語形容」,害怕臨場反應,需要想過才能講。那不是女人專屬的矜持,而是特別保護自己。我想到相似的概念,有的人不吃某些食物,因為他不會唸那個食物的名字,要說他討厭那個食物,誤會就大了。

想到這裡,我該替愛碧兒高興還是可惜?她保持寫日記的習慣,字字珠璣,句句肺腑,而且文筆還不錯,可是庸碌的生活使她沒有時間想想自己要什麼,反而契約式的婚姻,沒有苦勞也疲勞的伴侶,比較像看得見的幸福,大概這輩子就這樣吧。高潮來了,愛情才不管這些咧,不會顯示附近的商家,更不會顯示五分鐘後晚餐送到家,愛情來的時候,她驚慌失措,影音不同步,字幕延遲,等到自己整理好的時候,電影已經散場。聽起來應該替她可惜才對,其實未必,一次又一次延遲開始明白自己要什麼,我也是這樣明白的。

我知道 ‘the World to Come’ 屬於 LGBTQ 電影,舊時代與同性之愛也多所著墨,不過我個人感觸比較深的是雨露均霑,每個人都會遇見愛情,那一刻總是伴隨驚喜和驚嚇,可能會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可能會顛覆原有的生活,自己很難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動了情,傷了心,有幸遇見她,可惜不是你,太多感受疊加在一起,好想再替對方做點什麼,卻又不知道該做什麼,那就閉上眼睛什麼都別做,用想像的。(2021-03-18)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