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劇情片,描述上世紀 40-60 年代,一名男子成績優異,橄欖球校隊隊長,是校園風雲人物。迎娶端莊賢淑的選美小姐為妻,繼承他父親的工廠妥善經營。美國夢美夢成真,建立中產階級典範家庭。當他們家的獨生女進入青春期,成為政治激進的炸彈客,不僅炸毀公共場合,也毀了他們全家。

‘American Pastoral’ (2016) 改編自 Philip Roth 的同名著作,Ewan McGregor 編劇兼導演,Jennifer Connelly, Dakota Fanning 主演,電影萃取原著小說的家庭情節加以改編,令人羨慕的勝利家庭出了一位思想與行為都過於激進的女兒,男主角承受家變,始終不曾放棄自己的親生骨肉,是一部情感真摯的電影。

不過,美國電影評論界普遍負面看待,理由主要還是在於大家熟悉的「改編是否忠於原著」。Roth 的原著名氣之大,當然不是浪得虛名,小說內容結合了真實的美國近代史、富有戲劇張力的家庭故事,進一步提出信仰美國夢之外的獨到見解,然而 McGregor 執導的版本只取出情感,似乎降格原著超凡的地位。

完全可以理解的立場因素,改編作品一定會被這樣的標準檢視,只不過以這樣的檢視當作標準,恐怕沒有人膽敢改編 Philip Roth 的任何著作。改編屬於二次創作,McGregor 以電影的方式創作他從書中得到的震撼與感動,一場家變可以產生多麼嚴重的打擊,一個人可以為他的女兒犧牲自己的後半輩子,這些不是我的想像,而是真真切切電影傳達給我的內容,Bravo! Mr. McGregor.

特別介紹:‘American Pastoral’ 的預告片幾乎沒有對白,取而代之的是一首翻唱歌曲 ‘Mad World’,這首歌由 Jasmine Thompson 重新詮釋,歌詞描述一位青少年眼中的世界,新版本女孩的嗓音彷彿唱出電影故事裡男主角女兒的心聲,換句話說,她所唱的內容,和電影情節密切相關,所以我破例翻譯外文歌詞,有助讀者們體會那份心境。

American Pastoral/美國心風暴/美國牧歌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Philip Roth ‘美國牧歌’ 原著改編電影

Philip Roth 的著作 ‘American Pastoral’,把它拿來拍成電影,或者,看完電影的觀後感寫下來,無論哪一個,恐怕都只能是局部,因為它談到的東西之廣之深之龐大,難道這是獲得普立茲文學獎的必要條件?當然是玩笑話,電影取了小說的部分,而我的觀後感大都偏重片子裡的情感與思想,有興趣一探全貌的讀者朋友,還請閱讀原著,相當夠份量的著作。

狂亂世界裡的爸爸

一切由預告片說起,那是我最初的認識,如上上一段提到,那是一支幾乎沒有對白的預告片,只有畫面和歌曲,那種調調的短片用業內的話來說,它是前導預告,彷彿預告片的預告,但事實上它不是,它已經是交代部分劇情的預告片,因此,那首背景歌曲 ‘Mad World’ 不只是背景,他的歌詞內容傳達許多意義,一位年輕人所看見的周遭,全是狂亂,心境就像片中男主角的女兒,她受不了周遭怎麼會亂成那樣。

當我想像自己回到青少年時期,我有和男主角的女兒相似的心情,人很奇怪,世界也很奇怪,依她的年代,打開電視看見越南生靈塗炭,而我的年代,打開電視看見國會打成一團,好像被人家硬是戴上某種「怎麼會這樣」的眼鏡,還沒開始看見世界,就已經先接受矯正視力,那不是我想要的視覺,我想把眼鏡摘掉,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世界,她比我勇敢,勇敢太多太多了,她不只用她自己的眼鏡,她還付諸行動,用炸彈矯正那個狂亂的世界。

青少年時期在我眼角已經縮成一粒沙的大小,我把視線從她身上,移到她的父親身上,一位被女兒認為只知道明哲保身的中產階級,被妻子認為過度寵愛女兒的父親。他眼中口吃的女兒,只是嘴巴跟不上思緒,戀父情結,咒罵政府施政方針,才會呈現語無倫次,那些行為是該擔心,但也不必太過擔心,就是一個太有想法的孩子而已,所有的激進終將隨著成長趨向穩定。我問另一個自己,那是一種輕忽?可能將來會變成極端在眼下被低估?另一個自己回答我,那不是忽略,那只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知道後來會怎樣,他唯一知道的是青少年時期,盡他所能愛護女兒度過那段每個人都有過的風暴時期。

一生因此改變

‘American Pastoral’ 的電影故事不完全由主角本人描述,而是由主角的親弟弟轉述給一位老同學,老同學的情況和我們一樣,離主角有距離又不至於太遙遠,進而嘗試體會主角的際遇。

無論故事,或者聽說,「自從我遇見他,我的人生完全不一樣了。」、「他是改變我一生的人」,這類所謂 ‘life changing’ 的東西,可能來自事物,但絕大多數還是因為某個人所引起的變化,而且是正面的影響,我們知道的時候特別感動。然而,‘American Pastoral’ 用另一個角度提到這一點,「他因為某個人的存在,他的人生完全不一樣,完全毀了。」這樣的角度也能讓我們感動,更多的是撼動。

看著男主角,學生時代,他品行好、體能好、成績好,家境也蠻好,整個就是一個好令人羨慕的風雲人物。踏入社會,他認真工作,娶氣質嬌妻,在美國夢裡實現中產階級家庭,他是一典範。

美國夢讓我想到什麼?有個故事這麼說。某個人想要中樂透,他祈求老天爺,誠心誠意的求了卅年,老天爺聽到了他的祈求,而且聽得有點厭倦,但就是不幫忙。那人每天晚上繼續祈求,「拜託!請讓我中樂透,拜託拜託。」求到其他天尊之輩都聽到了,受到心誠之感染,跑來也跟老天爺求求情,「那凡人苦求卅年,好歹讓他開心一次?」老天爺冷靜回答:「不是我不幫,我也想幫他,可是,他從來不去買彩券。」

如果自己不動,神想幫忙也無從幫起。話雖如此,每次提到美國夢,我就會想起這則小故事。美國夢是有如神助的大環境,只要願意努力打拼,那個環境是可以讓人美夢成真。‘American Pastoral’ 的男主角家境本來就中等以上,自身的條件也相當好,而且願意努力,如果美國夢有廣告,代言人一定是他。可是,只因為他思想激進的女兒,在公眾場所設置炸彈,炸掉那些政治不正確,也炸毀他上半輩子努力打拼的成果,全部都沒了。

俗話說,歹竹出好筍,那麼「好竹出歹筍」也說得通。可是,男主角這樣的好竹怎麼出了歹筍,是不是他沒把女兒教好?還是其他原因?

是造化。比方說,我們做人家小孩,爸媽特別用心,可是我們後來似乎也沒有特別成材,或者,我們成的材,不是爸媽眼中的材,也不是社會觀感裡的材。又比方說,我們做人家父母的時候,不太知道怎樣叫做把孩子養好,姑且及格邊緣,可是孩子後來卻成大器,當然,開心的時候會說兩句:「基因!基因好。」但我們自己心裡明白,那是孩子自己努力的成果。依此聯想,還有萬般組合,萬變不離其宗,是造化。

回到電影,男主角再怎麼教養女兒,也沒想過把自己女兒養成一個炸彈客。進一步說,美國夢裡再怎麼理想環境,也無法保證幸福人生。人生包含造化,遇到了岔路,環境幫不上忙,理想的客觀條件也幫不上忙,還是看在人自己的選擇取捨。有些選擇可以穩住原有的生活,而有些取捨,一生因此改變。

活在誤解裡

在我的觀後感裡,‘Elegy’、’Indignation’,加上這一篇,Philip Roth 著作的改編電影算是相當常見。無疑的,我尊敬他的思想。因為思想是人生在世最豐碩的遺愛。

電影故事藉由一位老同學轉述,我想像自己是那位老同學,並且擁有一段不能太短的歲月,看著一位曾經如此美好,如此幸福人生的男子,整個生活被他的親生女兒毀掉。假設有那麼一個節骨眼還算來得及,我幾乎想要大膽勸退男主角,甚至我會對他說:「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幸運可以擁有你這樣的前半生,不是每個人都有,可是你有,而且你還有得選擇,你的女兒有她自己的人生,而且她已經親手毀了自己的人生,你仍想要把你自己的人生也捲進去?」可是並沒有這種情境,不用把這想法說出來,因為,不需要苦勸,這些他自己都想過,也因為他都想過,我才會看見他為了親情付出一切,那是非常了不起的愛。

雖然我沒講,但是那位老同學有講話,而且講得層次比我好太多了。他最後參加男主角的喪禮,說了這麼一段話:

‘You come at people with an open mind, and yet you never fail to get them wrong. You get them wrong while you’re with them, or you tell someone about them and get them wrong again. That’s how we know we’re alive. We are wrong.’

「你敞開心胸的來到人們面前,一次又一次誤解人們;跟他們相處的時候誤解他們,言談提到他們的時候也誤解他們。我們就是這樣去感覺自己活著,活在誤解裡。」

這是我的翻譯,也意味著我的感受,很單純的,如果我把這串外文在電腦上複製,在翻譯軟體的視窗內「貼上」,就會得到機器的感受。如果我能把這串字貼入你的心裡,你就會有你的感受,當然,你不見得需要告訴任何人,只不過我是寫東西的人,我想要把我的感受分享給你,「活在誤解裡」,很有意思。

假設我們和男主角一樣,家裡有個十六歲,房間貼滿海報,音樂有點大聲,搭車跑去很遠的地方見一些很遙遠的所謂的她的朋友。我們會怎麼做?

男主角選擇愛的教育、討價還價、妥協,我們可以想到這方面的「同義詞」,男主角就這麼做了。「女兒妳非得要參加學生運動的話,妳可不可以不要跑去那麼遠的紐約,而在我們小鎮上做些小型的集會遊行,也是可以讓大家知道妳的想法。」接下來女兒的反應電影沒有對白,直接演給我們看,所以我嘗試這麼說:「本來要去炸紐約,告訴大家我們的想法,既然爸要我在家裡附近,那就炸掉小鎮上的郵局好了。」

那段戲,男主角以為女兒明白了某些東西,而我是看戲的人,也以為他女兒明白了某些東西,事實上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我們誤解了。

另一段戲,炸彈客疑似自家女兒,女兒什麼都沒說就離家出走,男主角的妻子無法接受事實,無法承受打擊,躺在精神病院的病床上,她崩潰,她把心事帶著情緒往男主角身上灌,遇見之前,懷抱哪些期望,遇見之後,遭逢哪些變化,如今整個人躺在精神病院,「都是你的錯!」

人是什麼?人是為了遇到這種情況而生的。選擇承擔,是人,選擇推卸,也是人,生來就是為了遇到這種情況,想要它不發生都不行。這種情況是什麼?它叫作「我誤解了!原來你跟我以為的不一樣」。

人生隨著誤解一起流動,一個人大可以鎖在自己的誤解裡,納悶自己怎麼搞錯了,咆哮自己怎麼又搞錯了,但歲月不會因此停滯。因為流動,活在誤解裡就會撞上原來如此,原來情況,原來對方,原來一切都不是他以為的那樣。一連串的誤解串成一條生命線,他用盡一生的愛,也避免不了任何誤解,或許化開這一誤解,又有另一誤解,他的身體隨著這樣擺渡,消逝在他親友的嘆息聲裡,但他不曾放棄人生,以他對家人的在乎,不斷由誤解裡嘗試走出活路,我相信他一生沒有被誰拖累,也沒有因為誰而變得可惜,他是一位真正活著的人。(2017-03-10)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