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劇情片,描述一位美國青年就讀耶魯法學院,準備到律師事務所實習,一通電話,他選擇先趕回家探望住院的媽媽,近鄉情怯,想起小時候三代同堂的生活,他在阿帕拉契山區長大,勞工家庭,單親家庭,而且三代同堂,他的外婆年輕時與所謂的外公私奔,離開老家肯塔基州一路往北,在俄亥俄州開始新生活,他的媽媽就在那裡出生,從事護理工作,拉拔他和姊姊長大,以及相信下一個男人會更好,然後他繼續回想自己如何走過叛逆期…

‘HillBilly Elegy’ (2020),Netflix 出品,J. D. Vance 回憶錄改編電影,Ron Howard 導演,Amy Adams, Glenn Close, Gabriel Basso, Haley Bennett 主演。原型故事有關美國鐵鏽帶長大的孩子,親情感人,社會階級牽動政治敏感神經,電影版本則大幅降敏,聚焦小人物自我成長。無論版本如何刪改,演員陣容裡兩位巨星和以前一樣高水準演出,是一部小暖心電影。

HillBilly Elegy/絕望者之歌/乡下人的悲歌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鄉愁能有幾多愁 恰似悲歌永不休

‘HillBilly Elegy’ 是回憶錄改編的電影,我並不知道其他細節,只覺得片中明星的穿著打扮很居家,說話口氣很直白,像極了普通人,直到片尾出現感謝畫面,外婆、媽媽、姊姊確有其人,演員盡力揣摩真實人物,Glenn Close 幾乎和作者的外婆一模一樣,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就屬這一點最有意思。

我個人比較少看新片,時間忙不過來,碰巧在檔期內看了這部新片也算有緣,新片總是有比較多娛樂新聞可以分享,但我希望聽起來不會太八卦。

據說這部片與回憶錄有很大出入,美國電影評論界反應普普通通,其他意見指向名導演 Ron Howard 有問題,我本身看完之後覺得導演沒問題,不吃不碰不胡,北風北局,安全下莊,就像 ‘Han Solo’ 一樣闔家觀賞,換句話說,李安拍異形,Ken Loach 拍華爾街,Christopher Nolan 拍唐頓莊園,如果這些例子真的存在,影迷朋友早有心理準備,名導演一定會走自己擅長的路線,抓重點抓得不一樣也是很正常的。話說回來,被點名電影拍壞掉恐怕有關近期的美國政治風向,回憶錄作者 1984 年出生,故事提到他的童年在肯塔基州與俄亥俄州,成長環境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社會環境 – 去工業化,鐵鏽帶特有的左傾,2016 年美國大選翻盤,這顆「土包子」的童年並不是只有親情可貴而已,但是,電影導演選擇不拍這些,我也不必泛政治化。

回過頭來,這部片的編劇比較有意思,Vanessa Taylor,你比較有印象 Vanessa Kirby 對吧?Vanessa Taylor 是編劇老司機,我相信沒什麼人會特別去留意編劇履歷,她的接案生意一直都不錯,最新的編劇案子是矽谷血檢騙局,非常震撼的真人真事今年稍早確定拍電影,意思是這件真人真事已經有紀錄片,拍電影會加強戲劇化,所以誰編誰導誰演就變得更重要了。我之前寫過一篇紀錄片觀後感就是在講這件騙局,有興趣的話不妨看看。

‘HillBilly Elegy’ 兩位主演 Amy Adams, Glenn Close 表現非常棒,我是她們的影迷,如果記憶可靠,一位入圍六次,另一位入圍七次,可以說是入圍次數一隻手都數不完,這樣說應該有猜出意思?的確,她們從來沒有拿過奧斯卡金像獎,即便這次表現非常棒,恐怕繼續保持紀錄。不知道為什麼,我希望她們繼續這樣,繼續高水準,繼續不拿獎,只要已經確定演技毋庸置疑,反而不拿獎可以保持新聞熱度話題,明星不一定要有戲,但一定要有話題。

原著作者 J. D. Vance 描述他的前半生,鄉下孩子的成長回憶。他們家比較有事,類似家人會穿著睡衣光著腳,衝出來躺在地上大哭大鬧,巷子會有紅光和藍光,還有一堆鄰居圍觀,我小時候看過,現在比較少看到,而在電影裡看到,不知道該怎麼說,有點懷念?

照舊破題一下,‘HillBilly Elegy’,書名叫作 ‘絕望者之歌’,正式片名也是,絕望者三個字令我不安,人工添加物太多,可是想想市場有一套運作機制,恐怕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回過頭來,真正認識這個故事在講什麼,hillbilly 不能忽略,這個字非常美國,阿帕拉契山區一帶的白人低層勞工,生活簡單,也許窮困,都市人眼中的鄉巴佬,換句話說,絕望者可以是任何人,而故事在講特定的鄉下人,所以,我心中最合適的名字是 ‘鄉下人的悲歌’。

我的感觸有關電影故事本身,當然和以前一樣也有延伸感觸。而我只是個過客,先說主人。

主角在這裡就是原著作者,抒情自白回憶錄,他和外婆的關係令我感慨,你知道的,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兩位長輩相對特殊;說過的話一句都聽不懂,懂的時候已經不在了。那種感覺類似玩球,的確,這個比喻有點抽象,且聽我娓娓道來。

主角是男生,我盡量往男生方面思考才會想到玩球,男生小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接觸球類運動,小部分人是為了準備進軍奧運,一般人則是學習成長,運動運動,然而,初期接觸任何球類運動都會引用比賽的概念,規則,計分,輸贏,所以認真總是難免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公園時常看到大人總是在撿球。

接下來經過一段時間,每個男生的轉變時間不一定,逐漸放下單幹或殺球,發現玩球是為了來往,有來有往才能讓歡樂繼續,開始懂了。聽到特殊長輩講話也是一樣的,起初類似「你怎樣?你又不是我爸媽,憑什麼這樣那樣!」只覺得自由被限制,只有來沒有往,沒有對話,那顆球玩不起來。

什麼時候才會開始懂了?很難說,如果你有幸在有生之年和那位特殊長輩形成對話,我羨慕你。比較常見的情況是在病床邊或墓園裡,那個不哭的人心裡唸唸有詞,我想那就是有來有往,開始懂了,代表自己一直放在心裡,雖然之前聽不懂,但是願意留下印象,直到明白,開始回應,也意味著那些聽不懂話並非大道理,而是特殊長輩看見自己還沒看見的東西,量身訂做的,例如這部片的外婆對孫子說自己爭取想要的人生,青春期的孫子只覺得自己被人拿槍押著去上學,用功唸書有個屁用,家裡已經有個媽,小時候全班第一名,如今一樣很廢。其實沒有人拿槍指著孫子,只是外婆看得出來那孩子需要推手,他能唸,推一把說不定就上大學,結果上了哪裡你也在電影裡看見了。

片子裡的外婆很有意思,畢竟是 Glenn Close 接演的角色吧我想,你覺得我要講扔計算機,她叫孫子乖乖唸書那段戲嗎?窗外飄雨,今天不太適合講太陽光的東西。

我聽過一個說法,假設我有一個孫子,我們的祖孫關係永遠是最棒的,因為管教留給他的爸媽去傷腦筋,我只要對他好就可以了。換句話說,如果輪到外婆站出來管教孫子,那個家的故事自然不單純。電影裡的外婆扮演推手,因為真的要拍管教的戲,整個電影會俗到不用特地花錢看,回家看家人就好。外婆這個推手說明家裡發生什麼事,成年人都是知道的,若非萬不得以,沒必要提早讓孩子承受那些煩惱與壓力,幾乎都在……可以說是生死關頭,再不講的話,小孩就會徹底回不來了。所以這一切都在講孫子沒有辜負外婆一片苦心?如果要這樣看我也不反對,只是我的視角不太一樣…

安排在最後一段小小聲的說,電影確實有可惜的地方,我們梳理一下順序,外婆說的話符合她是一個年輕時會為愛私奔的女人,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大膽揣測主角當時應該聽不懂,依然執著單幹或殺球,但是留下印象就會不一樣,印象是很玄的東西,未必是別人講得有理,而是講到你心裡,只是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再來,主角高中畢業到伊拉克服兵役,在電影裡用回憶的方式帶過,可能不想提到錢尼吧?軍旅生活對一個男生有深遠的影響,乖孩子或野孩子通通包含在內,退伍之後主角有本事考取耶魯法學院,我猜外婆說過的話很有幫助,也隨著時間明白自己要懂得爭取,我的視角就從這裡開始轉變,就讀耶魯並不能替所謂的鄉下人的悲歌畫上休止符,那是電影點到為止,我看到的是窮病,泛指缺乏一切,是遺傳病,無法根治只能緩解,作法就是出去外面闖,車票哪裡買?外婆不會幫忙買,媽媽也不會,只能靠自己爭取,說很簡單做很難,因為爭取聽起來像自己往外發展,其實這裡有很強的身世綑綁,要說階級宿命我也不反對,時間精神都花在自我整理,想像一下出生就被貼標籤,半生都在撕標籤,總覺得自己每一次全心全力,大半都被環境抵銷了。我說了多餘的話,既然電影沒提到,我也不該想太多。

不管怎樣,我羨慕主角的造化,機會有,緣分也有,你知道的,機緣這種東西一半在自己,一半由別人,主角的外婆前面說了很多,他娘說鬧也沒有特別鬧,他姊沒有因為把出人頭地的機會讓給弟弟而埋怨,主角遇見的愛情沒有因為土包子出身就瞧不起他。有時候自己再怎麼努力,其他人吹氣就能毀掉,而主角自己有骨氣之外,遇到的人都不錯,很難得。(2020-12-16)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