남산의 부장들,南山的部長們,the Man Standing Next
廣告

沒有理由 只有選擇

電影

這是一部韓國政治驚悚片,1979 年韓國第四共和晚期,政局動盪不安。密使和遊說者在美國收買國會議員,史稱韓國門醜聞。中央情報部前部長撰寫祕辛,揚言大義滅親。國內反對獨裁政權的聲浪高漲,兩位主導者一個被抓去關,一個被拔掉議員身分,引發釜山、馬山地區大規模示威抗議。窗外下雨,屋內漏水,總統身邊有兩位重要人物,中央情報部長和青瓦臺警衛長,保守者主張協商,激進者鼓吹鎮壓,總統傾向鷹派作法,直接定調情報長軟弱無能。同年 10 月 26 號,總統循例舉辦高層餐敘,限情報長、秘書長、警衛長出席,屋內屋外槍聲大響,最高領導人當場死亡。

‘남산의 부장들’ (2020),禹民鎬導演,李秉憲、李星民主演,片子在講韓國總統遇刺事件,包含歷史與戲劇創作,情報長的行刺動機相當複雜,在這裡聚焦忘恩負義,一念抉擇,有江湖味的政治片。

남산의 부장들/南山的部長們/the Man Standing Next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看了一部政治電影有關韓國近代史,觀後感開始之前,我有一個綜合性、普遍性的感觸,歷史事件拍成電影需要一百年以上的安全距離,作者放心,觀眾滿足。如果要講近代發生的事情,我總覺得危險,作者需要勇氣,觀眾需要膽量。’南山的部長們’的處理方式很謹慎,所以我在這裡也盡量避免指名道姓,表達我的尊重。

說到韓國政治近代史,我的瞭解很有限,電影看來的大約七成,韓國朋友口述兩成,還有一成是什麼?你知道的,每個國家都有類似的過去,當年的月亮很像鉤子。

先從電影開始吧,如果記憶可靠,2000 年之前的政治片走動作路線,槍戰、飛車、硬漢,’魚’、’共同警戒區’…等等,火爆娛樂感淡化了政治敏感。後來開始轉變,尤其2010年之後特別明顯,鏡頭聚焦事件,光州民主化運動,最高領導人貪腐,司法改革,土地重畫,一連串看到現在,對於韓國近代政治開始有點輪廓。

‘南山的部長們’在講國際事務,權力核心,暗殺事件,如果你想知道當時街頭的故事,早一點有 ‘江南1970’,小人物的血與淚,晚一點有 ‘王者’,三級貧戶考上律師,不對,那是台灣勇哥,趙寅成演的人物考上的是司法官,同場加映鄭雨盛跳舞。

電影裡的黛博拉說,你真的以為獨裁世界有終點,其實換名字而已。換什麼名字?朴下全上。

看完這部片接著看宋康昊主演的 ‘辯護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對我這種老影迷來說,黛博拉的那句話就像電影彩蛋,歷史在這裡是可以預告的。我還想到一點,故事主角情報長服務於中央情報部,打打電話,聽聽錄音,遙控天氣,安排命運,我的描述太誇張?2018 年颳起一陣 ‘北風’,那部片就是在講中情部改組之後做了不可思議的事情。

回過頭來看 ‘南山的部長們’,當年我有一位韓國老友聊到這件事,哪個當年?三一九槍擊案那年,我告訴他台灣發生大事,他乾了一杯真露,沒有側身因為他年紀比我大,然後告訴我韓國發生過更嚴重的,也就是這部片提到的事件,他說,行刺動機包含陰謀論,革命初心,民族大義,上班心態不平衡,甚至沒想太多就做了,所以這件事有一個韓國社會普遍接受的,最棒的,也是最爛的歷史定調,什麼動機只有開槍人自己知道。

十六年後,’南山的部長們’也是這個定調,美國影響力,喝酒話革命,法庭上錄音,警衛長仗勢欺人,情報長忍無可忍,各種論點都有描述,真正的殺機還是只有開槍人自己知道,不過,這個版本有戲劇創作,抉擇、抉擇、抉擇,愛恨情仇總是百轉千迴,轉折就在一念之間,左轉右拐,三十七分之一秒鐘決定永恆的起點。


話說戲劇創作這回事,虛虛實實很難區分,也許你有印象,’南山的部長們’ 情報部長辦公室掛一匾額,題四大字,天下為公?他不是總統,明鏡高懸?他不是法官,情報部門該是公正廉明最合適,結果也不是,這裡高掛大義滅親,公部門用這塊匾額,境界之高,池水之深,所以我老覺得這部片有很濃的江湖味。

匾額是東方文化,西方人的辦公室常用標語,精神口號之類的,我在另一部電影裡看到八零年代的美國芝加哥論壇報,掛的標語也很有境界,報社適合什麼標語呢?「如果你媽媽說很愛你,請查證。」這樣的戲劇創作,我寧可相信那是真的。


看片七成,口述二成,最後一成自行腦補,每個國家都有類似的過去,每一條路都有相似的背影,左右為難怎麼辦,下一個路口該直走還是轉彎,抉擇、抉擇、抉擇,那種感覺很熟悉。

李秉憲演情報長,每次緊張就會撥頭髮,撥頭髮代表他很緊張,確實互為因果。憲哥演得非常棒,除了小動作搶眼,還有他的反應,吵過架的人都清楚,感覺自己的胃在燃燒,熱氣直衝腦門,呼吸很亂,講話很急,別無其他,真的氣到了。

話說回來,耐不住性子卻做情報頭子,互相耽誤嗎?倒也未必。片子裡出現兩次高層餐敘,總統找喝酒,僅限一級首長出席,兩次都在同樣的地方,只不過第一次情報長沒被翻牌子,他躲在側室偷聽,堂堂陸軍中將又爬牆又淋雨,探聽老闆的心思,確實狼狽,卻也在所難免。第二次則是面對面,情報長說之以理,動之以情,再三苦勸總統,後來你也看到了,這位情報長歷史留名,是美名還是罵名?至少有人願意翻出來拍成電影。

我把這兩段戲放在一起看,假想自己是情報長,在同樣的地方聽同樣的壞話,觸景生情且傷情。牆外偷聽可以忍住,牆內當場暴怒,差別在哪?如果這是因為警衛長很會當官,為什麼我比較相信老闆只是一時糊塗?如果這代表老闆變了,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為什麼我總覺得老闆還是當年一起革命的好漢?我開始感受到情報長很迷惑,還有那句話,總統站在你這邊,放心去做吧,無法懷疑的鐵票,卻一而再三無法兌現,最後定調情報長軟弱無能。那種感覺該怎麼說呢?我本將心比明月,奈何明月…反正不是照我,也不願意罩我,抉擇時刻終於來了,可以決定別人命運的東西亮出來了,說也奇怪,長久以來各種浮躁突然消失,甚至連自己都有感覺身體變得很輕,根據沒有根據的人生經驗,那是因為害怕到了極點,所有東西都會收縮,當我們還來不及納悶,所有東西瞬間膨脹,佔據,吞噬,然後失去控制。

黑頭車離開現場,當天晚上他們是韓國最有權力的男人,正在討論何去何從,該直走還是轉彎,片子大概給了十幾秒特寫情報長,放大描繪一念之間。

我們都有機會遇到一念之間,我總覺得當時發生太快,只有回憶時才能分成三段,選擇前,選擇中,選擇後,選擇前後特別精彩,先騎驢再找馬,先射箭再畫靶,先蹲後跳,先上車後補票,劇本特別多而且好像很有層次,在我看來,那是前因後果使然,猶如葵花點穴手解開十二正經,整個人活絡循環,覺得自己在狀況內,如果有人問起,也能解釋一二。其實我想強調選擇中,不像之前之後可以依計行事,或者自圓其說,選擇的瞬間是獨特的,那一刻沒有理由,只有選擇。(2020-03-27)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