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ird Day,荒島第三日,第三天
廣告

他困在島上

連續劇

這是一套英國電視劇,描述某個夏天,男人獨自開車經過陌生小島,不想停留太久,可是小島唯一的連外道路必須等到下一次海水退潮才能恢復通行,他覺得自己被困住了,直到莫名的歸屬感使他改變想法。某個冬天,女人帶著兩個女兒來到同一座小島,用這趟輕旅行替小朋友慶生,同時暗中尋找失蹤的老公…

‘the Third Day’ (2020),HBO, SKY studio 聯合製播,Dennis Kelly, Felix Barrett 擔任製作人,Jude Law, Naomie Harris, Emily Watson, Paddy Considine, and Katherine Waterston 主演。全劇共六集,前三集在講島上夏天發生的事,後三集島上在講冬天發生的事,劇情並不是最重要的,這裡注重意識形態;信仰,孤立主義,痛苦帶來的溫暖,是一套實驗劇。

特別介紹:我在網上找到一篇製作人專訪The Third Day’s Dennis Kelly: ‘If people are telling you they’re good, you’ve got to be careful’,有關創作動機、故事小細節,有時候認識實驗劇,製作人現身說法很有幫助。

the Third Day/荒島第三日/第三天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這篇觀後感和以前一樣描述我的感觸,不過 ‘the Third Day’ 這套劇屬於實驗類 (Experimental),加量分享戲劇方面的二三事,不用買一也有送一的概念,讓你以後追劇看熱鬧也看門道。

大膽假設幾個反應,「到底有沒有死」,「中間有點跳」,「究竟想要表達什麼」,能夠看到全劇終的人應該是裘花的鐵粉。就我查到的幕後花絮,‘the Third Day’ 共六集,前三集叫「夏天」,後三集叫「冬天」,劇情前後連貫,是電視播映版,而在英國本地還多了一個「秋天」,Jude Law 擔任主角,沈浸式舞台劇 (immersive theatre) 在倫敦知名劇場 Punchdrunk 演出。

資訊量不少,對吧?先來抓幾個關鍵字,「沈浸式舞台劇」,沒有特別明顯的台上表演、台下觀賞,演員的互動表演很多,觀眾的臨場感很強。想像一下老闆叫你到工廠拿文件,沿著流水線一直走到底第二個鐵櫃就會找到那份文件,然後沿路聽到產線經理抱怨作業員亂做,作業員抱怨機台難用,機台不會講話依然抱怨採購買錯,採購抱怨產線經理亂申請之類的無間輪迴,換句話說,不用釘死在位子上看劇,沈浸式舞台劇讓我們邊看邊玩,可想而知,不僅表演方式獨特,劇場本身也很獨特。

再來,「電視劇本與舞台劇本」,‘the Third Day’ 先有電視劇本,實驗類,包含信仰、孤立主義、痛苦帶來的溫暖,也就是用一種說故事的方式描述這些意識形態,觀眾可能有感或無感,但是他們願意實驗看看,既然如此,延伸一個舞台劇版當然也能實驗看看,因為實驗本身就是嘗試一種特別的表現方式。我個人不覺得因為時下流行,所以這套劇做了沈浸式,而是內容適合做沈浸式,如果你和我一樣看完這套劇,我敢大膽猜測舞台劇觀眾就像訪客來到環海島 (Osea island),感受島上獨特的意識形態,也是製作人想要表達的東西。

再來一個關鍵字「實驗性」,噢!這個詞對我來說很遙遠了,我看自己還記得多少…

這裡的「實驗」來自專有名詞直譯,實驗電影、實驗戲劇…等等,慣用很多年,有時候直譯容易造成似懂非懂,卻又找不到更精準的字詞,隨著時間,知道的人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人還是不知道,例如拋光 (polish),鏡面需要拋光,補牙需要拋光,我的牙醫師早些年都說拋光,病人聽了超緊張,拋光?牙齒拔光嗎?後來他改口說打磨,盡量講一聽就懂的詞緩解看牙的緊張。實驗電影的「實驗」就沒有這麼幸運,至少我個人想不到也找不到更合適的詞,如前面提到的,實驗是嘗試一種特別的表現方式,不見得是新招,但一定是奇招,比方說慢節奏的音樂使人平靜,是否可以創作一下,用慢節奏的音樂使人緊張又恐怖,試試看吧?顯然是一種實驗。接下來是最重要的,實驗總有目的,實驗影片不求觀眾全明白,但求觀眾有反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甚至腦補想太多也可以,如果毫無反應,我會說實驗失敗了。進一步說,實驗片或實驗劇之所以小眾,因為大眾習慣先看懂再反應,尤其看片追劇,看不懂怎麼可能有反應?而我相信任何人都做得到,舉個例子,「不知道他們在講什麼,只覺得氣氛很嚴肅。」代表心中已經有所反應,偏偏看片追劇的時候就會催眠自己,需要理解才能繼續,其實有感也能繼續,換句話說,藝術並不遙遠,用刀叉或用筷子都能享用。理解與感覺使我想到 ‘the Third Day’ 這套劇,環海島的旅店老闆 (Paddy Considine),他是好人嗎?理解上,他是好人,感覺上,他怪怪的,類似專訪報導的副標題,「如果有人自稱好人,你得特別小心了。」所以,有了上面提到的認識,看實驗片就會…我不敢說特別喜歡,但至少眼皮不會那麼重。


這次的感觸比較特殊,我先跳開來說好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立場或不同階段的自己,看法自然不同,比方說我的啟蒙電影是 ‘Nuovo Cinema Paradiso’,如果明天我從床底下滿是灰塵的箱子裡,把綠影帶翻出來再看一遍,可能不愛了,可能更明白了,代表已知轉變,體會也跟著轉變,一般影片帶給人的感觸大致上如此。實驗影片相對特殊,刺激我們的未知,沒遇過,沒想過,看了卻很有感覺,這就是為什麼科幻加實驗就像檸檬加愛玉特別對味,比較能夠激發想像力,而非科幻的,例如 ‘the Third Day’ 這套思想類的實驗劇,想像力就有點激不起來。霸特!世上永遠存在大眾口味與私房料理,碰巧遇上了,思想類的實驗片也能帶來啟發,甚至超乎想像,接下來我描述自己哪些東西被啟了,和以前一樣,少一點解釋分析,多一點自己的看法,這就是雨木觀後感。

我是一個外來客,環海島居民相信一種東西類似孤立主義,之所以說得拐彎抹角是因為主義有明確定義,孤立主義是一種保守作風,先求獨立自主,再求自給自足,而在這套劇裡應該說有孤立主義的調調兒,那種氛圍類似某個部門某個處室,他們不算開放也不算隔絕,明顯有一套方式,讓你覺得待太久可能會打擾他們。時間,信仰,文化,資源,顯然具備一定條件才能走孤立主義,至少有孤立主義范兒。編劇在這裡把話說得低調,類似「我沒說孤立主義不好,只是會很麻煩。」也就是環海島民暗箭明槍做了很多,很多代表好或壞由看倌們自行決斷。打趣的說,一開始不要開車去島上就沒事啦,有時候追這類麻煩滾雪球的劇,總覺得一開始不要怎樣就沒事了,可是這次不行,不要開車去環海島等於封鎖孤立主義者,打死不來往,而我個人覺得這套劇的作者相信人與人要有來有往比較健康,打死不來往就沒有二三四五六集了,所以,作者必須想辦法讓主角與我們觀眾進入孤立主義者的地盤,而且覺得被困住才會聞到孤立氣息中的隱憂。

環海島呈現孤立主義,純粹只有信仰;他們相信環海島是世界的起源,延續道統,殺人只是必要之惡…等等,生活條件沒有很好也沒有很壞,只要守護信仰,不用追隨主流或交流,他們可以自己好好過日子。這種孤立范兒有問題嗎?聽起來有點尷尬,不管怎樣殺人就是不對,說再多都是廢話,其實這樣開車開太快了,暫且不論道德疑慮,殺人在這裡屬於戲劇手法,強調島民信仰堅定,也描繪這種堅定容易走極端,我繼續思考…

劇中的山姆與海倫 (Jude Law, Naomie Harris) 與環海島民相處一段時間,我個人覺得這裡有個概念,順便介紹劇名第三日,參考聖經故事所謂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意味著經過一段時間,然後發生事情,有人相信,自然也有人不信。山姆願意接納,海倫則是累壞自己累到無力反抗,他們接納的或反抗的就是島民獨特的信仰,其實劇裡面提到很多,生與死、人生觀之類的,而我個人收到特別有感的是痛苦能夠帶來的溫暖,有點玄,我們先去茶水間喝杯咖啡。

想像一下某個社團叫作天蠍AB受難者互助社,戀愛關係、婚姻關係、伴侶關係,天蠍AB致命的吸引力,乃至於傷人不見血,心碎了無痕,只有愛過的人才明白,當然未必是過去式。社友們的另一半都是天蠍AB,聚在一起分享如何被天蠍AB蹂躪,藉此撫慰受傷的心。相對的,被另一半蹂躪,以及承受痛苦,路人甲或多或少也能體會,沒必要窩在一起無病呻吟愛抱怨。這就是價值觀出現差異,我習慣說相信的神不一樣,你看劇裡的海倫,知道山姆住在雨裡面,可是住到神志不清對任何人都不好,她選擇療傷止痛,學著放手,然後生活繼續。山姆覺得自己被誤會了,碰巧我懂他的心情,或者說他的信念,並不是悲傷太久走不出來,而是真的痛過就不可能放手,擁抱痛苦才能與痛苦和平共存,換句話說,不想強迫自己改變,也不想說服別人接受,就讓自己一個人待在環海島默默感受痛苦帶來的溫暖。跳開來看,明明缺東缺西不健康,他卻可以獨自在那邊痛苦得很滿足,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純屬巧合,我和山姆的價值觀很接近,看了好多年也算是裘花的粉絲,所以順利追完這套劇,痛苦能帶來的溫暖不用解釋,甚至覺得戲劇在講這個東西簡直就是兩個盤子裝一條魚。話說回來,不是每次都有這種巧合,我還是敬佩有人願意描述意識形態,尤其有關生活的信念,菜單有了更多選項,不知道今晚該吃什麼的時候就有東西可以選。(2020-11-20)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