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under the dome
廣告

2015-02-28 於網路上發佈的 ‘穹頂之下霧霾調查紀錄片’,這是什麼影片?柴靜是誰?而他們有何企圖?

說也偶然,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一如往常尋找新奇的電影電視劇,而這部紀錄片的名字和一齣改編 Stephen King 作品的美劇 ‘Under the Dome’ 相同,故事為美國緬因州的 Chester’s Mill 小鎮,天外飛來一個透明大碗,壟罩整個小鎮以及一連串的懸疑事件。以此名稱借喻霧霾對地區的影響,內容也許有點意思。

霧霾調查紀錄片大約一百分鐘,主要針對空氣汙染當中的細懸浮粒子 PM25 進行調查說明,地區涵蓋大陸數個主要城市與霾害地區,提及燃煤、石化工業以及民生方面使用能源的方式,佐以上世紀 40-50 年代,洛杉磯光化學煙霧、倫敦大煙霧,歷史知名汙染範例借鏡對照,進一步分析大陸經濟發展產生的狀況,相關法規執行的疏漏,最後企圖喚醒公民意識與環境保護的具體作為,正視能源使用之道。總的來說,這部紀錄片是有備而來的一場簡報,它的威力讓與會人士因為立場的不同,或有醒世反思,或有如臨大敵,不管怎麼說,我認為是一場有價值的簡報。

柴靜是誰?其實耳聰目明之人,聽兩句談話便不難察覺其具備媒體背景,是記者出身,第一線報導過非典型肺炎 (SARS) 疫情得名。十年過眼,這場一百分鐘的霧霾調查報告,內容滿是科學統計數據,但是陳述包裝不乏聳動口吻,宛如一場 3C 新品發表會,只不過推廣的不是商品,而是喚醒。

柴靜透過影像與數據,目的明確:喚醒對於能源使用的公民意識,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但退一步來說,我認為這部影片不是紀錄片,也不像專題報導,因為要說是紀錄片的話,它的人為製作色彩濃厚,自然紀實的成分有限;要說專題報導的話,它的企圖與手段也未盡客觀。既然她的企圖明確,影片類型也沒什麼好追究的。

穹頂之下,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under the dome,海報,poster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柴靜的調查報告是一顆成功的魔彈,並未停留在檢討,告訴大眾可行的辦法,這股力道對群眾是好事,對於保守派或是既得利益者,就未必是如此了。

稍微清醒的既得利益者知道什麼是創新改革,但是節奏不能由外界來掌控,有意思的是外界已經迫在眉睫,不想等也等不了既得利益者無法透明化的顧慮,唯有喚醒群眾來形成力量,導引決策人士的抉擇。這是唯一的辦法嗎?

從掌權的角度來看,政策也許可以透明,政治是不可能透明的,某些高度開化的老百姓也明白這一點,只能說權力人士請多加提升自身的權謀能力,等到老百姓來「逼宮」的局面,雖未大勢已去,也十分難看了。

公共議題在現今社會轉向凝聚公民的力量,值得深思的是,我們都是公民,適逢「還政於民」之時,我們準備好了嗎?萬一沒有準備好,難免成為被煽動的鄉民,被戴上這種帽子,也有失尊嚴。多聽多看多花點時間關心,尤其是那些不是為了報導而報導的公眾議題,也許是一個出路。

對於這份調查報告的內容,我某種程度上相信的,畢竟已經滿天霧霾,要在上面捏造恐慌,沒太大意思。我也敬佩製作群在這份報告所付出的心力。坦白說,有些東西,只要有本事,十年觀察與短時間急就章,其實出來的效果是可以相提並論的,但是願意選擇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無非是彰顯他們如此珍惜時光、環境甚至設想到未來的孩子們,你可以覺得他們太過執著,可是不應該否定他們的努力。

環境保護的東西,就是麻煩二字,我很喜歡拿天平來做比喻任何事情,一端放環保,一端放著原有的生活習慣,環保觀念要被重視,肯定生活變麻煩。一端放環保觀念,一端放著生活品質條件,可能有點環保意識的民眾,心想先過日子,生活條件好轉了再來談環保,經濟穩定了之後再來看環保,所以時間錯置的情況下,環保仍是一種麻煩。直到一端是環保,另一端是性命威脅,那就不一樣了,命都沒了還談什麼,肯定做環保,人過日子大都是這些概念,我不是衛道人士,如果你的生活條件還過得去,想想環境,想想孩子,環保的東西還是該當一回事了。(2015-03-04)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