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 – 我夢見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vol.232, s6ep61)

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科技紀錄片,陳述社交媒體對人類的影響,尤其對Z世代的影響。美國矽谷各大社群網站的前任工程師、創業投資人士,電腦科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哈佛商學院教授,以他們的專業與實務經驗分析社交媒體出了什麼問題,有鷹派意見也有鴿派看法,但大方向定調社交媒體必須改革。

‘the Social Dilemma’ (2020),2020 年日舞影展參展影片,Netflix 出品,導演 Jeff Orlowski 是紀錄片老手,2012 年 ‘追逐冰山’、2017 年 ‘追逐珊瑚’,探討氣候變遷改變自然生態,補救刻不容緩。這次繼續拉警報,把鏡頭從大自然拉回到小黑鏡,分析社交媒體需要改革,是一部說明與呼籲的紀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願者上網/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社交困境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當代社交困境

紀錄片裡很多學者專家受訪,針對社交媒體出問題,分別發表專業意見,並不是正反兩面,而是強硬與溫和,你知道的,紀錄片這樣定調是有意涵的,類似買股,考慮買或不買是一回事。考慮買一張或押身家,那就不是同一回事了。所以,這部紀錄片有鷹派大砍,也有鴿派小修,傳達受訪者們一致認為社交媒體必須改革。

Tristan Harris 的意見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軸,他做過 Google 的設計倫理,參與 GMail 初期研發。設計倫理這個詞聽起來有點洋經幫,用我的話來說,團隊成員裡良心比較大顆的那一位,考慮這樣做會不會太過份,會不會導致上癮,那個人就是設計倫理。Harris 認為社交媒體必須立法約束,如果你看過這部片,他到處參加研討會,還有出席聽證會向參議員們說明問題,意見溫和偏鴿,換句話說,這部紀錄片的態度也是偏鴿。

感覺寫了兩段廢話,到底他們認為社交媒體有什麼問題?其實定調偏鴿是重點中的重點,代表這部紀錄片屬於解釋與呼籲,也許問題還沒到天崩地裂,也許問題太複雜只能先勸勸,也許紀錄片導演本身就是溫和派,所以,我先放掉鴿子,聚焦鷹派意見,有時候為了認識問題,觀察強硬意見比較有機會瞭解到底發生什麼事。

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愛心,讚數,留言數,已讀不回,已讀瞎回,心理負擔變大,憂鬱焦慮變多,非致命自殘行為人數明顯上升。你看這個詞,非致命自殘行為,世界很複雜的,對吧?片中社會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報告 2011 年為轉折點,之前美國青少女的非致命自殘行為,統計數字穩定,之後開始攀升,15-19 歲的自殘行為增加 62 %,10-14 歲的自殘行為增加 189 %,這是每十萬人進行統計的結果,行為來自焦慮,焦慮來自社交媒體。

焦慮令人困擾,身體被一種引力影響,時而貧血,時而腦充血,七上八下,甚至 720 度無定向,古人說忐忑不安不夠科學,應該叫3D不安。

我想到一則老謎語,什麼東西你已經做過很多次,可是每次依舊莫名害怕?我想你已經知道答案了,噩夢。如果科技有本事讓人造人做噩夢,那也無所謂誰造誰,這個科幻電影很愛,換句話說,我們人類終究必須面對自己不安的情緒,或遲或早而已,既然如此,或遲或早或許晚一點也好,至少不要發生在孩子身上,如今抓到一個焦慮源使得青少年焦慮,成年人自然站出來呼籲。不過稍等一下,如果到這裡代表午時三刻,社交媒體要被斬了,我會大喊刀下留人。

社交媒體是給人用的,人類在社交關係裡總會引發焦慮。回想拿筆寫信的時代,發電報的時代,電話時代,網通時代,要說水晶球我也不反對,各種方式等待對方回應,等待容易不安,這些屬於一對一。另外,在班上,在家族,在職場,甚至在潮流,做自己或在一起,我們必須承受別人的眼光,眼光不會改朝換代,壓力一直都在,這些屬於一對多。每個世代有自己的迷宮,Z世代從小接觸社交媒體,一對一,一對多,只要免費註冊就送整套焦慮,社交媒體就是Z世代專屬的迷宮,舊世代願意保護新世代,或者說減輕負擔,當然也包括利害衝突才會介入,然而,世代專屬的迷宮到頭來他們自己會找到出口,類似我的世代曾經被貼上電視兒童的標籤,而我這一代人來到中年,好像沒有特別迷惘吧,準確的說,真的迷惘也不是因為電視看太多。我接受紀錄片裡的專家意見,但是我相信人類需要新型虐待才會進步,這方面不需要過度擔心,甚至扮演上帝,其實我們人類的適應與抗壓是不錯的,既然前一代從迷宮裡走出來了,也可以對Z世代多點信心。

但是,社交媒體還有其他方面,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電影引用耶魯統計學家 Edward Tufte 的看法,世上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毒品產業與軟體產業。

必須用,用了上癮,產業才能發大財,好像在那裡聽過?回想一下重傷但還沒崩塌的電視節目,曾經想盡辦法拉高收視率,很多家庭吃飯的時候不准孩子看電視,甚至根本沒有電視機。還有我個人最愛的電影,下猛藥吸引觀眾,被講過帶壞小孩,敗壞風氣,犯罪有樣學樣。如今社交媒體吸引人一直滑一直滑,有問題嗎?

其實還真的有,不過開車開太久了,先到休息站伸伸腿。

如果記憶可靠,美國登月的主電腦只搭載 128kb,現在一般市民拍照的記憶卡說不定都有 128GB。或者舉一個親身經歷,我在學生時代主修影片製作,每秒 24, 25, 29.97 幀,從來沒想過有一天隨便問一個年輕人都知道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更別說輸出 2K, 4K 影片,居然可以用個人電腦,甚至筆記型就能做到。時常聽到Z世代說輸出要等很久,感觸很深,我的世代無法實現的東西,當代嫌太慢,還是那句老話,每個世代有自己的迷宮。

所以,運算能力大幅提高,幅度數以兆計,軟體的表現空間當然更寬廣,如同電影技術實現小說情節,網通技術形成外送經濟,概念是一樣一樣的。社交媒體也因為科技支持才能實現人人網美,天天直播,SNG車?打微波?早就不用了。社交媒體強大的即時性與互動性吸引人上癮,表面上如此,但別忘了先前提到的焦慮,青春期的自我成長本來就會焦慮,透過即時互動深化,舉個例子,如果買了新鞋,我小時候必須等到第二天穿去學校才會知道同學有什麼反應,新鞋先踩三下之類的,現在需要等第二天嗎?立刻想知道別人怎麼看,開始有點黏手,再加上演算人心,用量越高,樣本越多,刷一排為您推薦,刷一排猜您喜歡,徹底黏住了。小結一下,即時互動取得樣本,玩弄人的焦慮,演算下一步會做什麼,習慣現象升至上癮問題,以為關機就行,其實影響正要開始醱酵,成年人也不例外,支持,抵制,風往哪裡吹,逐一反映在日常生活行為,再回去開啟 app 看他們講什麼。寫到這裡,讓我剪接一下比較有效果。紀錄片裡哈佛商學院教授說,人口、人體,市場禁止交易是有原因的,社交媒體的演算法怎麼可以把人類行為當成期貨交易!感受一下她說的,的確,人類期貨這個詞已經說明了一切。

分隔線

‘the Social Dilemma’ 在兩岸三地的翻譯名稱分別是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願者上網’、’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如果你看過這部紀錄片。三種說法有點意思,的確,我個人認為只要不是機器翻譯,人的翻譯就代表一種說法。這裡有軟性的、幽默的、犀利的,我不想揣測其中的政治考量(相信我,肯定有),或者批評翻譯對錯,其實翻得很好,我只是看到 dilemma(困境)覺得有意思。

接觸外語對我這種東方人來說,常見的 -er, -ist, -tion,我老是記不清楚,反而形狀特別的,印象比較深刻,比方說看片好了,‘alibi’ 犯罪片很常見的不在場證明。‘chaos’ 情況混亂,這個詞我想什麼片都會出現。或者這裡提到的 dilemma,我最早認識這個詞是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小小科普一下,意思是做決定時陷入兩難,因為囚犯彼此無法串供,自己招認或出賣對方總是考慮半天,而且最後決定未必很有利,顯然是一種困擾的處境;特別強調,一種陷入兩難的「狀態」。後來我只要看到 dilemma,就會想到囚徒困境,左右為難。

這部紀錄片並沒有明示或暗示困境,而在觀後感的最後,純粹寫下我個人的感觸。先把串供除罪化,串供代表溝通。社交媒體有問題,之前社會上沒發生過,需要瞭解。或者,掌握新銳科技,新到連擁有者自己都沒想過它的天花板,需要處理。又或者,企業、政府、專家,以及我們一般市民,各自知道的東西太懸殊,需要溝通。既然如此,集思廣益想辦法,也就是片子裡的鴿派主張。你知道嗎?那些聽起來比較像困難,設法克服障礙,並不像困境,於是我一直在想,困境有什麼感覺,自己在什麼情況下覺得為難,你可以試著回想看看,說不定你遇過。

社交媒體的困境使我想到兩種可能,其一,不知道該溝通什麼,其二,根本就不想溝通。企業、政府、專家、市民,困境只是某一方造成的嗎?我希望是我想太多。(2020-09-28)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