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閱讀一篇食品安全的報導,東方人的飲食文化裡面蠻有份量的一項食品,讀完內容之後特別有感而發,醬油會變成那樣啊?也許你知道我接下來要說的了…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它的典故蠻有趣的,以前有位仁兄,身懷三百兩銀子,三百兩的樣子電影都演過嘛,通常放在一只鉚釘滾鐵邊的沉木寶箱裡面。那時候他沒有股票可以買,也沒有錢莊可以存,不知道哪來的念頭,他決計在自己家找了一塊地,挖了一個洞,三百兩放進去,用土埋好,藏好。他覺得這個方法很妥當,可是,他又被發現之後給人家挖走寶箱,於是在埋藏處貼上便利貼之類的東西,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讓看見的人覺悟,這裡沒錢。後來,人們就用來說欲蓋彌彰的做事方法,叫作此地無銀三百兩。

那麼此地有銀三百兩又該怎麼說?

我們吃的醬油屬於食品,不是樹上摘來吃,它是製造而成,概略區分純釀和化學加工兩種,比方橡膠也分兩種,橡樹流出來的,化學合成的。往後但凡化學加工而成的醬油,報導指出不能再說是醬油了,瓶子上要標示為「胺基酸液」,我就幻想雷同顏真卿飽滿書法字體寫著胺基酸液,感覺很特別。

這項新規讓我越想越感到複雜,如果往科學想,商品標示寫清楚,讓我們知道自己買了什麼東西,一時間我浮現畫面,站在超市,天吊寫著調味佐料區,然後一排排的瓶瓶罐罐當中會出現一樣東西叫作胺基酸液,固然充分告知它是什麼東西,但未免也太此地有銀三百兩了吧,突然又聯想到一則,沒有惡意,這樣做很「九孔」(搞笑模仿的時候,他手裡會拿著牌子寫上他在模仿誰)。

往「紙牌屋」想,化學合成的醬油可以吃,只是想轉一個彎讓它的市場占比往下降,噢!這招對製造化學合成醬油的業主,有點不太友善。而我最在乎的是往生活想,我們的生活中彼此可能會開始說「要不要蘸一點胺基酸液?」,聽起來怪怪的。所以,與其直接換掉名稱,不如一定程度大的字體,或標示面積,明顯可以看見它是化學合成醬油,我不知道,說不定也行得通。

附帶分享專業人士告訴我的生活小常識,食品包裝的側面、邊邊、背面,總之有一面會標示主要成分,寫的越前面的東西,就是含量比較多的東西,例如一瓶綠茶,主要成分頭一個是水,排第二的多半是蔗糖。有時候買東西看到認得的成分,還有根本不知道怎麼唸的成分,看順序可以明白哪一樣加比較多,挑選上多少有所幫助。(2016-07-20)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