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喜劇,描述一家三口,爸爸是程式設計師,作品獲得微軟青睞。女兒小時候經歷過罕見疾病,現在準備升高中。媽媽全職在家,不僅動手做家事,還有很多手工家飾,讓這個家很有藝術氣息,即便和鄰居有點糾紛,日子過得還算滿意,此外,媽媽還申請了線上管家,一方面透過語音服務買東西,二方面好像多了一個可以信任的聊天對象。有一次媽媽在網上看到一則專題報導,回顧建築名家,當年有個女孩子憑藉自己的本事,在男性掛帥的建築圈裡嶄露頭角,麥克阿瑟獎最年輕的得主,她的手工家具獲得美國民間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也是推動綠建築的先鋒,事業正值黃金時代,她選擇退出建築圈,投入家庭,廿年至今沒有作品。這個時候調查局登門告知,跨國集團假借線上管家騙取他們家的個人資料,一切都還來不及反應,媽媽隔天就不見了,唯一線索來自鄰居,加上女兒的第六感,他們決定到南極找媽媽。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2019),Amazon Studio 出品,Richard Linklater 執導,Cate Blanchett 領銜主演,故事來自美國作家 Maria Semple 的同名小說,在講離家出走的心情故事,主角人物設定很有幽默感,情節輕鬆愉快。格陵蘭附近實地拍攝,遠勝綠幕特效,是一部溫馨的片子。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伯纳黛特你去了哪/走佬阿媽/囧媽的極地任務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她逃家跑去南極

又是一次有意思的看片體驗,Amazon Studio 出品的片子,每次看到 Amazon 就想到它的商標,一個弧形箭頭從A到Z,生活大小事,服務一條龍,如果不太清楚哪些服務,片子裡有貝佐斯的名字、語音輸入、線上購物…等等,只差沒看見商標。另外,這部片有一個硬傷,我不要一開頭就講缺點,畢竟這個故事還是很棒的。

故事主角跟老同事分享近況敘敘舊,有聊到天的感覺,我羨慕他們,因為聊到天的感覺包括認識、相信、被瞭解,含量隨著時間不斷流失,聽覺疲乏或懶得解釋之後,還有機會感覺到自己的心在跳,是無法形容的美好。

接下來的感觸不完全是我自己腦補,確實可以在這個故事裡看見,不過失焦了,也就是我一開頭提到的硬傷,電影版有些筆觸太淡,有些著墨太深,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偶爾聽到主角女兒的旁白,她在口述回憶,誰演她的媽媽?Cate Blanchett,打從出道就沒演過花瓶,是強氣場的明星。故事由媽媽為主,還是女兒為主,如果不夠明確,就像我的老朋友阿丙拍的照片,背景太遠,人又太小,到底是花比人美,還是人比花嬌,感受大打折扣。

People like you must create. If you don’t, you become a menace to society.

那位老同事,有在聽但不虛應,有思考但不搶話,他是朋友,告訴主角上面那句話,像妳這樣的人一定要繼續創造東西,不然就會變成社會上的一種威脅。我一直在想那句話裡面的 ‘menace’,一般是單方面的影響,而在這裡我看到的是損人不利己,好比說危險駕駛,無論酒駕、醉駕、毒駕,危險駕駛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是威脅,換句話說,我從他說的結果反推原因,損人不利己是因為停止創造東西,值得往裡面看看。

創造,這個詞很有歷史,一開始有負面意義,現代幾乎都是正面看待,因為不管創造什麼東西一定包含了新的元素,那是新希望的新,還是新不如舊的新,始終存在正反兩面。 我開始觀察鏡子裡的自己,從事創造的人身上有一股內勁,於是看法獨特,做出來的東西也有一定程度的前所未見,只要繼續創造,那股內勁就會遊走奇經八脈,整個人神清氣爽,即便作品不被欣賞,自己依然很爽,所謂自我實現,如果有關藝術,純粹即為價值。相反的,這樣的人停止創造,那股勁在體內東流西竄找出口,刻意壓制的話,整個人變成一顆悶葫蘆,放任那股勁竄到哪裡就從哪裡噴發,一下假反對,一下真挑剔,感覺孤傲有距離。所以,一旦從事創造的人停止創造,對自己和對別人都是威脅,這話說得並不過分。我在鏡子裡觀察自己的人生,類似一台自動販賣機,投入創造,期待得到東西,投入別的,好像機器壞掉了,很久很久才有反應。

說到反應,我記得2019年看到HBO一套劇 ‘Chernobyl’,核能發電很複雜,說穿了就是維持平衡,引用教授主角的話,不用核能專家也能明白。從事創造的人需要繼續創造,也在講平衡,就連小朋友活蹦亂跳,發洩體力完了自然乖乖睡覺,還在講平衡。這部片的例子是家庭和事業之間如何協調,又在講平衡,東西在電影電視劇裡反覆出現只有兩個原因,很多人愛看,或者人生的難,協調平衡真的很難嗎?還真的很難,這種協調彷彿一代傳一代,協調的難度也跟著突變。

故事主角的事業正值黃金時代,她選擇退出建築圈,投入家庭,廿年至今沒有作品。那種不開心,變成所謂的囧媽,與其說取捨造成感傷,不如說選擇總會 win some, lose some. 這樣說吧,走入婚姻,投入家庭,愛情的墳墓,事業的喪鐘,因此犧牲奉獻的故事,不僅從小聽到大,甚至自己粉墨登場,這些影響確實存在,lose some. 然而,成年人擁有多重身分,以及多重身分的自我再造,我想做好我的工作,甚至擁有自己的事業,我也想照顧伴侶,為人父母,透過各種身分可以認識自己,或者說滿足不同的胃,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協調時間上的衝突,但沒有根本性的矛盾。另一方面,主角有個乖女兒小蜜蜂,她代表活生生的感觸,先天心臟不好的孩子拉拔到大,提心吊膽,吃足苦頭,這是投入家庭之後才遇到的挑戰,走過,感受,那些體會誰也搶不走。從事創造固然很吃天賦,人生百味也該吃過大半,啟發往後的創造,東西變得更有人味也說不定,win some.

家庭難,事業難,平衡難上加難,這些困難包含千層百味,停止創造廿年,直到下一次出現創造的機會,就會看見自己始終沒有停止。(2020-01-11)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