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法國劇情片,描述兩位志願工作者關心青少年,各自服務於非營利組織,一位負責自閉症患者,食衣住行,輔導就業,另一位教導中輟生,安排他們到診所實習基礎工作。此外,某些折翼天使需要看護,某些則需要修養定性,所以兩位志工彼此合作,每週安排中輟生照顧自閉症兒少。這樣的合作一眨眼就做了廿年,對於社區診所,失學的孩子,自閉症患者及其家人,兩位志工建立了默契與信任,可是始終沒有執業許可證,特殊協會照顧特殊人生,私法正義引起社會局派人調查…

‘Hors Normes’ (2019),入圍 2019 年坎城影展主競賽,Olivier Nakache, Éric Toledano 編劇兼導演,Vincent Cassel, Reda Kateb 主演。來自真人真事,據說兩位導演親自參與協會活動,大約兩年的時間,彙整所見所聞拍成電影,故事定調喚醒,而非追究責任,是一部認真的、溫馨的好片。

Hors Normes/特殊人生/标准之外/在你身邊/the Specials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他們照顧弱勢

Olivier Nakache, Éric Toledano 兩位導演長期合作,我在他們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Intouchable’ 開始留意,他們拍的片子大致可分為喜劇和社會現象,輪流拍,或者用詼諧的口吻描述社會議題,乾坤大融合,這招也代表為什麼 2011 年 ‘Intouchable’,漸凍人與看護的故事,能夠獲得國際好評。這次沒有轟動武林,驚動影壇,我個人覺得比較純粹描繪一份關心,之於青少年,以及他們成長的社會,所以這部片可以說心情強過劇情。

先來破題,hors normes 是指常態之外,形容人如同邊緣人,對事物就是體制外,在這裡看到沒有許可證的協會照顧失學的,以及自閉症的孩子,這個片名很有意思。無獨有偶,布魯諾 (Vincent Cassel) 創辦的協會也很有意思,非法協會與合法照顧,尤其長期照護,這個難題屬於是非題還是選擇題?我繼續思考…

社區診所依照規定治療自閉症患者,藥物鎮定,戒護療養,重症者有攻擊或逃跑之虞,體制內的作法可以保障醫護人員與一般市民的安全,可是吃藥難免精神萎靡,心情低落,看在家屬眼裡就像一種無聲的折磨,於是診所就此讓步?別忘了公開的祕密,醫療服務並不是救人第一,而是救有救的人第一,所以各種利弊形成動態平衡,也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只能先這樣吧。相對的,布魯諾的協會應運而生,神主牌上寫著愛與包容,收留自閉症青少年,不能自理生活的,甚至自殘傾向的,布魯諾全心全意關懷他們,寫到這裡,就算你沒看過這部片也能想像,布魯諾依照自己的信念做事,而且反對藥物鎮定,反對的代價就是攻擊與逃跑的風險大幅增加。

有一好,沒兩全,正面看是不公平的,側面看是公平的,而世界就是長這個樣子,對吧?

片子裡的布魯諾,我先參考 Vincent Cassel 的年紀姑且說他五十開外,到了這個歲數的單身漢如何期待生活伴侶,可能看看 Instagram 提醒自己的生活有多麼魯蛇,自動洗洗睡了明天還要上班之類的。朋友替他牽紅線,其實相親不是悲劇,悲劇是相到一半被叫去工作,於是我觀察他在工作上的小浪漫,患者大都是兒少,其中一位被詛咒的紡錘戳傷,從此靈魂禁錮,直到布魯諾深情一吻,睡美人終於醒了,顯然愛上患者這條線比改編童話更糟糕。再來,工作同仁有可能嗎?據說很健康的東西通常不太好吃,電影安排的人物設定就是同仁之間只有工作默契,所以刪去法到這裡剩下患者家屬,我看到患者家屬那段戲特別有感觸…

依照信念做好事,缺時間,缺資金,還缺一份同理心,遇到家屬明白布魯諾的愛心、耐心、苦心,不管再怎麼親切可愛,也不能另外找時間喝杯咖啡談談心,你知道,我知道,就連法國人布魯諾也是知道的。最有可能瞭解自己的人,也是最需要謹慎對待的人,信念啊信念,為了這份無用的熱情犧牲太多,可是看到自閉症的孩子學會搭地鐵,失學的孩子記住兒少福利的相關規定,也許自己的感情可以再等等,那種自我內化的過程確實會成長很多,不能兩全其美又如何,擇我所愛,愛我所擇,然後繼續往前走。

分隔線

漂流至今,我依然載浮載沈,繼續努力,看到布魯諾與馬力克 (Reda Kateb) 逆流前進,我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值得寫下來,那股逆流卻是特別熟悉,尤其片子裡的重症青少年逃跑,據說那是兩位導演深根考察時,親身經歷,我覺得寫進劇本裡非常好,這樣說吧,依照信念做事就像抱著泳圈漂流太平洋,時間多久,方向朝哪,我只能設法讓自己看起來是知道的。每一次受到打擊,自己很清楚聽到那種嘶嘶聲,彷彿有人拿針戳我的泳圈,什麼時候戳的,戳了跑去哪裡,找到答案時恐怕自己早就變成珊瑚礁,的確,魚蝦也知道這個抱怨悶鍋肯定不好吃。很多人覺得堅強的信念類似天生使命,不過這裡沒有唐僧,也沒有貞德,只有普通人和他的信念,於是補洞,只有在修補的時候把那些散掉的信心補回來,甚至比以前更穩固,所以劇中人把逃跑的孩子找回來,在我眼裡只是一種結果,而死命也要找回來,那段修補過程才是我的感觸,不管怎樣都要找回來,這一次,下一次,每一次,信念就是這樣長大的。(2020-06-09)


發表留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