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老師住在麵包車裡 – 我夢見游牧人生 (vol.266, s7ep15)

廣告

電影

這是一部劇情片,描述 2011 年初,石膏夾板的需求大不如前,美國石膏公司 (United States Gypsum, USG) 必須改變營運方式,位在內華達州 88 年的石膏廠因此關閉,該廠對應的勞工小鎮開始凋零,鎮民紛紛離開當地另謀生計,小鎮郵遞區號 89405 成為歷史。一位勞工的遺孀變賣家當,生活用品集中在老舊的露營車上,相信自己只是沒住在房子裡,並不是無家可歸。融雪了,上路了,寡婦到處打零工,做一些季節性工作,開始她的游牧人生…

‘Nomadland’ (2020),探照燈影業出品,2020 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Frances McDormand 領銜主演,Chloé Zhao 導演,電影故事來自美國記者 Jessica Bruder 的同名小說。電影自然抒情,描繪地方風土民情,深一層在講生活哲學,主演 McDormand 極好的表現讓人以為她在開直播,是一部情感真誠的電影。

Nomadland/游牧人生/浪跡天地/无依之地
黃雨木,profile,2024

雨木觀後感

相見時難別亦難 後會有期心不換

‘Nomadland’ 描繪地方風土民情,深一層在講生活哲學。先聊基本盤,這部片在 2020 年威尼斯影展獲得金獅獎,實至名歸,我相信美國的金球與金像,這部片也會閃閃發亮,兩個重點;原著作者考究做得好,環境與人物描繪之深刻,尤其故事女主角是非常獨特的人物,如果你看過這部片,Frances McDormand 為了藝術做了多少犧牲,我再形容都是贅述。二方面是政治夠正確,片子很美國,不是歌頌或埋怨,而是描述人生的際遇、追尋和相信。你看釣魚比賽那位選手,釣鉤無餌,離水三尺,都做到這個境界了,不頒獎給他好像是評審團政治不正確?

說不上來什麼原因,我相信編劇、導演、主演,以及原著作者都很清楚這個題材可以下猛藥;極度壓抑或非常煽情,一副劍指大獎的姿態,但沒有,她們並沒有那樣做,而是清淡的、低GI的描述浪跡天涯的故事。我應該把話說清楚,斯斯有兩種,猛藥很多種,比方說標靶效果,主角有強大的動機繼續前進,有明確的終點告訴我們主角越來越接近或越來越偏離。還有一種猛藥,催淚瓦斯灑狗血,莫忘世上苦人多,人生就是一段鋼琴D小調。然而,這些市面上常見的催情配方都沒有出現在這部電影裡,我相信你反應很快,作戲需要錢,這部片大概沒錢吧?有時候獨立電影沒什麼預算確實看起來素素的,類似有多少錢做多少事,這概念抬頭看一下對面同事就很清楚,不過這部片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預算 4,000,000-6,000,000 美金,對獨立電影來說不算低成本,沒有下猛藥可以排除錢的因素。所以,這裡簡單自然描述流浪故事,想到什麼就講什麼,影評習慣說非線性敘事方式,在這裡代表一種選擇,選擇人生故事淡淡慢慢最合拍,同時也有副作用,這種選擇失去了戲劇性,使得部分觀眾覺得沈悶乏味且枯燥。也許這就是他們說的,你沒辦法讓所有人都愛你,對吧?

話說回來,小品拿大獎,感覺很像那句老話,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橙汁,像極了人生。

人生就是那麼不整齊,不可預期,離散總是無常,相信後會有期。的確,這部片在講人生,前面三句都是老生常談,最後一句「相信後會有期」屬於這部片比較獨特的觀點,類似山水有相逢,never say never. 這裡的後會有期代表什麼意思?該如何相信?以前的我非常天真,覺得這是每個人天生就知道的,後來我發現完全不是這樣,所以有必要囉嗦一下。我舉兩個反例,有的人考慮事情,列清單包括優缺點,然後「相信」怎樣做比較好,那不叫相信,那叫考慮過。有的人聽了一些說法覺得很具體、有道理,開始「相信」怎樣做比較好,那也不叫相信,那叫被說服。到這裡有點接近了,他講的東西不具體、沒道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相信他。還有生活每天都會聽到N遍的例子,我相信他是愛我的,我相信他不會騙我,代表這裡沒有太多理由和原因,也不用自然科學證據,這就是相信。

如果你已經很清楚什麼是相信,甚至本身就是一位 true believer,這裡還有深一層的感觸;特殊的反詰語氣,好比說「都已經這樣了,我該怎麼相信你。」那種反詰語氣類似「連夫妻都做不成,怎麼做朋友。」我想到老美電影常出現的台詞,I’ve not been myself. I don’t know what I’m talking about. 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也就算了,如果很清楚自己在講什麼,可以想像那種為難。

特別囉嗦一下什麼是相信,代表這部片的門檻,相信的人看了會有感覺,相對的,因為看了這部片開始相信一些以前沒有感覺的東西,那我羨慕你,可以說是最低的成本換來最好的福氣。

對我來說,‘Nomadland’ 在講女主角相信什麼東西,她自己一開始並不清楚,準確的說,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生活當然不會等她準備好再開始,所以我們看到她上路了,體驗之旅。然而你也是知道的,獨立電影並不是每日早會,沒有人規定報告一定要簡單扼要,甚至沒人規定必須用講的。我隨著女主角的麵包車前進,覺得一路上濃霧瀰漫,「所以現在還沒有要去收割甜菜,是嗎?」直到女主角的車壞了找姊姊幫忙,姊妹之間講了很多過去的事情,代表姊妹倆相信的東西天差地遠,濃霧也就開始消散…

坦白說,我沒有能力形容我看見的東西,那是一種感覺,我盡量寫下來。女主角承受某種壓力,類似「現在好好的,為什麼非得要如此這般那樣。」而女主角不覺得現在好好的,也沒有非得要改變什麼,她只是做她想做的事。說執著,沒有那種底氣,說任性,有點誤會她,你也知道任性永遠是相對的,把老皮和魯夫拿來超級比一比,總會有一個相對有彈性。既不是執著,也不像任性,女主角就和全宇宙的故事主角一樣,不顧家人反對之類的去做了她想做的事,相信年輕也好,相信愛情也好,這些是她自願的。

再來,2008 年金融海嘯,工廠關閉,小鎮凋零,老公重病,這些是她自願的嗎?飛來厄運,跟她一顆皮蛋關係都沒有,可是,重創她的人生,也包括很多人的真實人生吧?想像一個會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的老師開始住在麵包車裡,拿塗料桶當馬桶;我的意思是人生可以透過自願做的事來明白自己相信什麼,人生也可以透過不願意做的事來確定自己相信什麼,像女主角這樣的人,並不是因為從小立志居無定所,游牧人生,她從各種自願和非自願之中開始相信,無論住房子或住車子,自己要守護家的感覺。然後流動吧,相見時難別亦難,後會有期心不換。要說有幾分現代俠骨柔情也不誇張,我在她身上看見這些相信。

電影裡提到 see you down the road,我個人的解讀是後會有期,因為這句話本身就代表一種信念,不是良性也不是惡性,該說中性偏多。想像一下,仇家撂狠話這樣說:「我們後會有期。」不是不行,語氣夠陰險也是可以的,只不過聽起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如果你不覺得怪怪的,肯定機翻字幕組的作品看習慣了。仇家應該要說:「沒人天天過年,我們走著瞧。」聽起來有感覺,正宗的嗆聲。有緣人之間的道別,形體上別了,精神上未必。山遙路遠水曲折,今日一別,明日人在何方,情歸何處,很難預料啊,只盼緣起不滅,後會有期。明顯感受到有期待也有含蓄,有赤子心也有社會化,我個人覺得那種相信的力量,別看它溫溫的,其實強大,可以支持你繼續走跳人生路。

看片的時候,我有那麼三十七分之一秒鐘覺得女主角會定居,而她半夜跑回貨車上睡覺,代表不是我想的那樣。那段戲給我很深感觸,真愛就是成全,成全所以放手,不是這樣的,沒那麼韓劇。

對一個相信後會有期的人來說,面對一種改變,明顯比保持現狀更好,你知道嗎,他不會改變,寧可一劍天涯,也不要一鍵滿級,因為那是權衡比較得來的人生,而他已經活出自己的人生,改變只會換來更多的害怕。他學著承受孤獨、哀愁、不捨、生活甜酸苦辣,然後整個人就像車子沒油又沒電,但是,看到千年之前的石化棕櫚木,光年之外的織女星,野溪泡澡,露天美容院敷面膜,巧遇借過一根香菸的人,他就變成加滿油充飽電,可以再來一個五百年。該怎麼說呢?如果你遇過這樣的朋友,現在不知道跑去哪裡,沒事的,後會有期。(2021-03-01)


發表留言

廣告